搜尋結果

共 27 個結果
頁數:1 2

自家教育對學校未來的啟示

過去三年的疫情對教育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自此圍繞學校教育該如何變革以應對新時代的討論從未間斷。本人對港台兩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3年08月08日

教師「人肉識辨」本能不遜人工智能

聊天機器人ChatGPT近期在網上熱爆,教育界議論紛紛。有論指如學生運用恰當,會是學生學習上的「神助手」。但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3年03月10日

疫下上課非自家教育

《經濟學人》早前曾報道指出,在疫情下英美和歐洲多地經歷長時間學校關閉,有受訪家長表示因此會考慮索性讓子女接受「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2年05月28日

數碼以外停課學童還需什麼支援

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政府宣布全港幼稚園及小學暫停面授課至農曆新年假期後。面對再次停課,我們應汲取去年經驗。過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2年01月18日

教師疫下網課觀感與實際表現成反比

疫情經歷差不多兩年,不時有報道指出,師生家長均普遍對疫下網課觀感不好。許多人認為,疫下網課不及面授課,是「理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1年12月07日

建制陣營錯判形勢

最近無論是中央駐港機構抑或本地建制派中人,均先後開腔關注9月份的立法會選舉,指出若非建制派贏得立法會過半數席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誠祥李子樂2020年05月16日

在家工作新常態

抗疫生活已持續數月,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改變和挑戰,尤其是把學習、工作放到家中進行,這個「新挑戰」亦慢慢已成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0年05月09日

英「佛系」抗疫不足奇

英國疫情大爆發,首相約翰遜早前宣布當地進入「拖延階段」,決定以在家治療、長者隔離等作為應對現階段疫情的策略,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0年03月23日

父母與外傭的教養分工

政府早前為減低新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呼籲外傭在休息日應留在家中,言論引起外傭權益組織的強烈反對。新聞報道中說,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20年02月18日

在家上學路

本港催谷和過度競爭的教育生態,近年受到不少教育有心人的關注。筆者早前撰文略述,「贏在起跑線」的邏輯思維和做法早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9年05月13日

正向家長 知易行難

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4月底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建議推出「正向家長運動」、職場家長教育課程等措施,試圖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9年05月09日

大學改革何時回歸教學

近期大學接連「裁員」事件,引起社會迴響,亦令不少人注意到大學基層教員的苦況。大學制度、管治文化多年來重科研、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8年07月09日

成就取決於中產習慣

如何幫助年輕人向上流動,一直以來是政府的青年政策重點之一。當中強調每個人都有同等機會,憑個人努力取得成就。很多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8年06月27日

教育改革 行禮如儀

約在半年多前,教育局在課程發展議會等架構以外,新增「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檢討整體課程設計;對此,早前的輿論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8年06月08日

外傭生活公私之分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早前在立法會提出質詢,批評外傭假日在公眾地方席地而坐、進餐和睡覺,影響公眾地方環境衞生。言論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8年06月04日

什麼比大學排名更重要?

每次有全球大學排名榜出爐,雖說不上能成為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各大媒體通常也會關注一下,亦慣以名次界定不同大學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6年11月02日

教育界散工的哀歌

臨近暑假,中小學合約教師又須面對約滿後不獲續約的變數,而合約教師問題似乎亦引起社會關注,不少人擔心問題會影響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6年07月12日

熟女票成勝負關鍵

選舉事務處公布的2016年臨時選民登記冊顯示,新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選民中,60歲以上的人數比2012年增逾兩成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6年06月07日

連鎖自殺是場流行病

今個學年在短短幾個月內,學生自殺事件頻生,大中小學生不幸地好像中了自殺魔咒,短時間內全城瀰漫着悲傷情緒,不少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6年05月07日

快樂求學原是夢

近日TSA的廢存問題,爭議不斷。TSA的重要性在於提供全港性系統評估資料,確定學生能力進展,亦可促進學與教。當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子樂2015年11月17日

頁數:1 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