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50

調升碳價 應對歐盟「碳關稅」

歐盟即將於明年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部分高碳排放產品徵收「碳關稅」。若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高於歐盟免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專題2025年11月26日

AI數據中心用潔能 不增碳排

近期興起人工智能(AI)浪潮,不少企業大舉發展AI,是否會增加碳排放?香港大學賽馬會環球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專題2025年11月26日

學者倡港向「出海」中企推廣ESG
提供生態修復方案 助挽當地居民信任

本港2022年前推出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參與者及項目未見大幅增加。香港大學賽馬會環球企業可持續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專題2025年11月26日

企業藉科技管理氣候風險

在今次論壇的第二場專題討論上,與會者談論到企業如何借助科技,系統性地整合氣候風險管理,並透過綠色科技與數據分析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論壇2025年11月26日

綠色金融丨生產力局協助各行業改善ESG

由《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ESG論壇2025─創新推動綠色可持續未來」,與會者在專題討論上談論到企業如何借助科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5年11月25日

領展也撐不住 香港要捱寒冬|信報高天佑專欄

本港天氣近日轉冷,經濟也吹來寒風。「收租王」領展(00823)日前公布中期業績,不但營運收益倒退,更令人意外是 ...影片

信報視頻論盡熱話2025年11月25日

林少陽﹕美股科企獨大 不代表牛市有病

自2022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面世以來,全球資本市場已經歷一場驚天巨變,投資 ...影片

信報視頻股市搏擊2025年11月24日

富衛香港以創新產品滿足跨境醫療保障需求
優質人壽保障方案助客戶管理財富

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香港與內地城市間的互動愈趨頻繁,愈來愈多市民選擇跨境就醫,對高效、便捷的醫療保障方案之需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1月24日

法老也推「盲盒」公仔

當3000年前的木乃伊遇上現代「盲盒經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近期因應古埃及特展,推出逾百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專題林艷虹2025年11月24日

古埃及文明250珍藏 故宮館「晒冷」
少年法老與香江訪客無聲交流

站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9號展廳內,2.8米高的圖坦卡門巨像靜靜矗立,聚光燈下,眼前少年法老與當代觀眾進行着無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文化專題林艷虹2025年11月24日

中國製「硬足金」興起 迎降級消費
冀定義「煉金」新標準 首站進軍東南亞

對中國人而言,黃金不僅是財富象徵,更是面子與情感的延伸──從婚嫁禮儀到節慶送禮,金飾承載着體面與祝福的雙重意義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財經專題_《全球淘金新布局》系列之二2025年11月24日

捲不是出路!瑞士浴火重生對香港啟示|信報鄧傳鏘專欄

看到街頭巷尾愈開愈多的「兩餸飯」、「淘多多」、「蜜雪冰城」、「網購提貨點」……,直覺這絕非香港經濟轉型的出路。 ...影片

信報視頻論盡熱話2025年11月21日

AI不會搶飯碗 卻令貧富更懸殊|信報李聲揚專欄

AI會不會搶飯碗,導致大規模失業?筆者沒有水晶球,但大膽預測:不會。 任何科技興起,都有人擔心失業。工業革命時 ...影片

信報視頻論盡熱話2025年11月21日

德勤夥科大設AI實驗室育才

... 先德勤將為本科生畢業專題項目提供AI相關商業課題,讓學生的研究更貼近真實商業挑戰。計劃亦涵蓋知識交流環節,德勤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2025年11月20日

殮房收費 何用之有?

... 設立了「身後事安排」專題網站及跟入境處、衞生署組成聯合辦事處,並於今年正式推出全面版「墳場及火葬場服務平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道之道李道2025年11月20日

各國數據披露存差異宜改善

全球監管機構近年不斷完善可持續投資的披露要求,包括歐美等地要求優化ESG基金的命名,以及歐盟的永續金融揭露規範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專題2025年11月19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