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000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50

港原創IP夥灣區走向世界

貿發局主席馬時亨表示,香港的創意設計,加上內地強大的製造能力與市場平台,可以成為全球知名IP(知識產權)。原創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金融資本互通造就內外循環

香港如何利用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大灣區區內資本流動及跨境投資,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香港具有超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AI科技應對老齡化少子化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張文智表示,人口老化及生育率低是必須面對的事實,未來科技能在有關領域提供幫助是十分重要。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金管許懷志:人幣資產利分散風險

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昨天就人民幣國際化下的資產配置新機遇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從中國的經濟規模及貿易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特首籲創新合作 釋放灣區潛能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時表示,論壇以「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中銀孫煜冀藉港優勢 助內企「出海」
強化區域總部功能 推專屬服務方案

中銀香港(0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出席《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創新經濟 破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IP商品化驅動經濟增長

在「從內容到品牌:大灣區如何孵化國際級原創IP?」討論環節中,知識產權署副署長曾志深表示,知識產權如商標、版權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卓永興倡把握銀髮市場龐大機遇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致詞時表示,香港在約20年後,超過三分一的人口會達65歲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7日

長者佔兼職比例 十年攀至近兩成

政府統計處昨日發表《2014年至2024年全職及兼職就業分析》專題文章,提到近年兼職佔總就業人數的比例有所上升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10月17日

銀髮就業丨去年兼職長者佔比增至18.8%

政府統計處在《香港統計月刊》刊登一篇專題文章,名為「2014年至2024年全職及兼職就業分析」。 文章指出,2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10月16日

港產初創Archireef覓融資拓中東
首建3D打印珊瑚礁盤 修復海洋生態

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之際,生物多樣性日益受到關注。利用3D打印技術和生態工程修復海洋生態的港產初創Archi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ESG專題2025年10月15日

余碧芬:港擁科研先天地理優勢

Archireef聯合創辦人余碧芬在香港土生土長,亦曾親眼見證西貢一片珊瑚礁在短短兩個月內從有到無,從而令她決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5年10月15日

鉛筆的故事

... 手與幸存者」刑事法律專題主講。赫然,H是座上客;看到熟悉的臉孔,我問大家,還記得「鉛筆的故事」嗎?內心的熱血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佛門敬信翁靜晶2025年10月14日

讓風繼續吹 創新發展不停步

... 感慨,放下之前選好的專題,改為寫好這個專欄告一歷史段落的回顧與總結吧。 在香港財經媒體上的個人專欄不少,但專業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協會陳東2025年10月14日

醫衞局明日推「醫健通+連通支援計劃」及相關認證計劃

... 局會透過舉辦簡報會、專題網頁、宣傳短片及海報等不同的線上及線下渠道宣傳支援計劃及認證計劃。其中,醫衞局聯同醫療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10月13日

摩通提出11.7萬億大計 針對四大範籌 增強美國經濟及國家安全

... 業及供應鏈管理問題的專題研究等。 戴蒙總結指,希望能夠再次像美國過去那樣,齊心協力應對這些巨大的挑戰。現在就必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5年10月13日

直擊星堤2期爛尾 地盤停擺恐續增|信報地產專題

由新鴻基地產(00016)與興勝創建(00896)共同發展、位於屯門掃管笏的大型住宅項目,去年中曾傳出工程「爛 ...影片

信報視頻論盡熱話2025年10月13日

《照護食灣區標準》望成香港名牌
廠商會:港檢測享信譽 有助拓銀髮市場

《照護食灣區標準》上月正式發布,此標準為港商拓展大灣區提供明確指引與契機。香港中華廠商會屬下CMA檢定中心高級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大灣區專題2025年10月13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5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