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臨終的病人,最後一段時間本來就是難過的。同樣,對於親人,失去至親的悲哀之情,可以是痛徹心扉的,需要關懷和梳 ...全文
鼻鼾嚴重?日間容易打瞌睡?難以集中精神?以上均是睡眠窒息症的常見症狀。偏頭痛通常出現在頭部單側,持續4至72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力健康嚴曉晴醫生、陳培文醫生2022年07月18日
政府行將換屆,自必有各種新的政策構想,但是有一項立法工作已經接近提上立法會的階段,現屆政府做了很多準備,筆者企 ...全文
最近無綫電視(TVB)劇集《金宵大廈2》,因為演員黃婉華在第四個單元《姐姐》中飾演菲律賓外傭時把自己的臉「塗黑 ...全文
生命倫理領域自六十年代成雛形,教學則於七八十年代在歐美醫學界慢慢發展。 1987年,負責認可美加醫學機構的醫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生命倫理線顏妙融博士 劉善雅博士2022年04月04日
Advance Directive(簡稱AD)在香港通譯為「預設醫療指示」,在中國內地稱為「預立醫療指示」。隨 ...全文
... 命倫理學的歷史〉,「生命倫理線」, 2020年12月21日)。在Handbook of Bioethics a ...全文
2020年初至今COVID-19大流行,全球竭力抗疫,看似無暇理會與抗疫無關的醫療議程,但也有例外:安樂死合法 ...全文
全球COVID-19大流行,抗疫至今已近兩年,各國推展疫苗接種有快有慢,抗疫策略有緊有寬,正反的經驗和教訓累積 ...全文
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近20個月,把很多其他重要的醫療議題擠開,可以視為抗疫的一種代價。雖然筆者在不同 ...全文
近期筆者一直在觀察英國Covid疫情的走向。它在7月19日一次過解除幾乎所有抗疫限制,至本文定稿時(8月9日) ...全文
本月初有一段關於調整抗疫策略的國際新聞,沒有泛起多大的漣漪,但背後有一個重要的問題,現在就來討論也不會太早。消 ...全文
今年我們中心籌辦一系列有關嶄新科技的倫理學研討,環繞兩個主題:基因組醫學及人工智能的醫療應用。前者的技術和應用 ...全文
近日讀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關於兒童參加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問題。文章發表於Hastings Center的網上論 ...全文
上月我為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的內部培訓研討講了一個特別的課題:「謝絕探訪措施下的倫理反思」。COVID-19疫 ...全文
疫苗接種計劃展開了,科興疫苗之後是BioNTech(復必泰),市民反應不算冷也不算熱,這其實是好現象,留有空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