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216 個結果
頁數:1...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61

非主流伍卓賢慨嘆香港人 音樂消費頂尖低

多棲音樂人伍卓賢,從來不把音樂類型的界限看成大事,創作常為跨界進行,風格類型多樣,無論是中西、傳統當代、正統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音樂殿堂張綺霞2017年08月17日

犧牲家庭

Bill多年來經常到處跑做研究, 很享受到世界各地與不同人見面,就算有時候中空寶,一群人一起盡力完成一件事也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6日

水底考古學家 義務打撈香港古物

香港位處珠江口,歷來是航海要塞,城市發展將陸上的歷史遺跡消滅, 仍有不少古蹟留在海底幸免於難。早前,義務為港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6日

得獎學金澳洲進修

做開地盤工作,Clint自言最擅長立體的創作,對於色彩的感知比較弱,因此在修讀藝術的第三年猛下苦功,對顏色的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5日

地盤工何奇燄公餘進修20年 退休讀藝術碩士

追逐夢想永遠都不怕遲,年將七十的何奇燄(Clint)將這句話完美詮釋,六十年代中三畢業後,他做過各種雜工,在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5日

藝術家大巻伸嗣 用泡泡打破城市人隔膜

近日尖沙咀碼頭旁的廣場突然有漫天的泡泡出現,把一切淹沒在其中。在泡泡中看這個城市,虛幻又不實在,自有另一番景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1日

震後作品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整個社會均受到衝擊,不少藝術家也開始思考環境與人的關係。 地震發生前,大巻伸嗣的工作室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1日

歸田園居

在香港多年,Mathew自言從未想過離開這裏。「我很喜歡港人的價值觀,尤其是重視家庭方面。」作為園境建築師,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0日

港大園境建築學者倡天台耕作:可把本港耕地擴大400倍

在泥裏放一粒種子,它便自然成長,給人足夠的開放空間,在裏面自然形成社區。民間有各種各樣的社區在自然生成,然而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10日

獨立電影導演馬智恆 為香港漁歌救亡補白

小學教科書都寫道:香港是從一個小漁港變成大城市。究竟一個漁港是怎樣運作?漁民生活是怎樣?莫說大部分香港人,就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08月09日

直搗美國著名零食工場飽眼福

食品工廠紀錄片是機械科技與美食的結合,早前網上流傳一段Viennetta千層雪糕製作短片,看着片中那些奶白色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熒幕焦點張綺霞2017年08月02日

帶着兒子去旅行

Sara一年中有一半時間在外面跑,一半時間在家。在旅途上,她自言經常思鄉,「我上星期離家時還跟兒子說,真希望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01日

踏遍南北極獲獎旅遊作家 認為男女出遊風險大同小異

旅遊作家以男性佔多數,旁人總以為,那是因為女性在獨自旅行上要面對更大風險的緣故,來自英國的Sara Wheel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8月01日

行為藝術家林一林:充滿張力的環境讓人思考更多

知名中國行為藝術家林一林早在1995年以《安全渡過林和路》打響名堂,他在路上砌起一幅灰磚牆,在繁忙的馬路上逐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7月26日

磚與牆意義

林一林的作品經常出現磚牆,最初的起因不過是很單純,看到四周都是拆卸舊房子丟棄的廢磚,很便宜就可買來一大堆,便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7月26日

劉偉強自信拍主旋律電影也有港味

劉偉強入行逾30年,名作無數,從早年在邵氏擔任攝影師為王家衛拍《旺角卡門》及《重慶森林》,到九十年代正式執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07月24日

緬甸華人導演趙德胤 嘗盡貧窮苦難

說起緬甸,許多人都會想起其近年來的改革開放,以及昂山素姬被軟禁多年後終於能加入政壇的新聞,然而過去多年,有大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07月20日

宣明會阿富汗宣傳主任 伊朗出生曾任助產士努力起革命

阿富汗長年陷於戰火,至近年才稍為平息,阿富汗女生Narges Ghafary一家為逃避戰亂,在八十年代逃往伊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7月12日

塔利班之後

阿富汗仍有約四成土地被塔利班佔領,也有「伊斯蘭國」等反政府武裝組織活躍當地,戰事威脅安全,反政府軍更會衝進民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7年07月12日

遊走主流與獨立製作 58歲陳果:對我來說沒分別

1997年,陳果用50萬元資金及東拼西湊得來的過期菲林,拍出《香港製造》,揚威瑞士Locarno影展,更同時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幕後人語張綺霞2017年07月11日

頁數:1...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6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