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敍利亞、南蘇丹,這些地方對香港人來說十分陌生,外科醫生陳健華(Akin)卻已去過多次,他並非為了旅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1月24日
陳健華笑言,比起一些犧牲很多的醫生,自己付出的不算什麼。在南蘇丹任務中,他結識到來自美國阿拉斯加的Dr. Ji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1月24日
心臟科專科醫生王國耀(Chris)從醫數十年,口中常提到的兩個字是「開心」,他自言是個樂觀的人:「從小到大,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11月15日
王國耀從前是釣魚迷,小時候常與朋友結伴到岸邊釣魚,「柴娃娃,很開心一起玩。」長大後,這興趣依然延續。「香港愈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3年11月15日
新學年開始不久,一再傳來學童自殺或企圖自殺消息,相關現象在社會存在多年,並有惡化趨勢,卻往往因為死亡和情緒病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1月14日
從古到今,歐洲繪畫肖像的畫家不少,但只有少數能擁有穿透人靈魂的能力,以意大利威尼斯為基地的文藝復興畫家提香(T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1月10日
提香是個熱愛家庭的人,如在 《慈悲聖母》一畫內,把愛子和其他家人畫進去,同時他有非常敏銳的商業直覺,在許多自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1月10日
2011年3月11日,正在美國闖蕩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透過電視新聞,看到故鄉宮城縣被地震引發的海嘯淹沒,立即焦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31日
日本鋼琴家角野隼斗(網名Cateen)是數理和音樂同樣出色的鬼才,大學並非修讀音樂卻能打入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準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24日
城市生活紛擾,香港很少地方可與世隔絕,讓人靜下心來。在上水深山中,卻有一座老房子讓人忘卻煩囂。這座小屋坐落於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23日
面對疾病和死亡,人難免抱持焦慮、徬徨、恐懼等情緒,尤其對年幼孩童而言。在華人社會的忌諱下,父母不知如何面對及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17日
靠一門手藝做一輩子,是許多老師傅的心願。在時代巨輪下,儘管不少傳統手藝已被機器取代,仍有少數能夠堅守本業。
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11日
在陳樂財小小的店鋪內,放滿用了數十年的工具,均是他年輕時自製,「自己做才最合用」。香港常見雀籠為廣式的圓形「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11日
情緒問題不罕見,但由於情緒病人被污名化,並非每個人都敢承認和尋求專業援助,尤其男士更難開口。愛爾蘭四人樂團Ko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10日
說起中華文明起源,大家多只想起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其實長江流域也有古文明,只是缺乏文獻記載,隨着戰國七雄中秦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10月03日
長洲戲院在1931年落成,經歷二戰仍屹立不倒,是本地僅存的兩家戰前戲院之一,屬三級歷史建築物。早年長洲休閒設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現時,長洲戲院周邊空地和建築群已完成翻新,但戲院本體仍有待復修,看着眼前一切,鄭俊威很感慨。他原是金融公司管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黃紫蓮可說與長洲戲院淵源最深的人,在島上出生和成長,父親任戲院司理(管理人員,類似經理)多年,她也曾擔任售票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長洲戲院活化項目邀請不少島上居民參與,或成為合作夥伴,或負責部分工作。從事裝修工程的吳家進是其中之一,今年36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9日
印度對同性戀一直嚴重歧視,能頂住壓力出櫃的人非常少,直到2018年,同性戀之間的自願性行為才被宣告合法,可是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3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