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1 個結果
頁數:1 2

阮文韜與大師談建築美學

... 華南城市文化保育專家鄭炳鴻暢談建築師的教育;第三集有水墨畫家及建築師馮永基教授分享作品,接下來還有建築設計師張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23年12月23日

共構西岸.青居創生

香港的房屋建設發展了大半世紀,經歷了不同時期的住房倡議,由「十年建屋」、「八萬五」到「明日大嶼」,居住仍然是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21年08月14日

建在疫時.築於當下

曾幾何時,沙士襲港,成了疫埠,人人自危,但在互相奮力下總算恢復過來。十多年過去了,新冠肺炎疫情再臨,當歷史重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20年09月05日

自由空間 開放城市

... 後城市發展的趨向。 鄭炳鴻  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建築師學會立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9年09月16日

長幼共融 大灣社區

... 點,方可事半功倍。 鄭炳鴻  香港建築師學會資深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學會立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8年01月27日

源自土地的藝術

... 家對環境的見地。」 鄭炳鴻的《啟德河綠色藝術節「生.活共構」》探討人們如何改造後工業的環境,讓其變得更宜居和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圈來圈去卡夫卡2016年04月29日

白做園記 枯土再生

... 市將離我們不遠矣。 鄭炳鴻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建築師學會立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6年03月14日

客家美濃 天人共生

早前應邀到台灣高雄帶領中、港、台學生研究有關「自給自足」的可持續社區課題,當中涉及在原生環境中,面臨如洪水、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6年02月06日

人文規劃 看洪水橋

... 色生活的未來願景。 鄭炳鴻_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建築師學會立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6年01月09日

生死扣連 哀思空間

秋涼葉落,教人有種莫名的哀愁。時間(季節)場景總會牽動我們的情感,人是有情的存有,喜怒哀樂,時刻編織着各人的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11月21日

公共空間 同喜同悲

在不同的解讀中,公共空間的存在總是叫人摸不着頭腦。究竟什麼是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是否存在某些共性或特質?其用途或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10月10日

社會革新 混合場景

早前筆者談及有利他者互動的城市設計, 今趟希望透過具體的例子,進深討論這個「依存空間」的概念。 現代的城市設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8月08日

從社會創新看安老議題

今年1月,一位英國記者Johann Hari出了一本關於毒癮的書,完全扭轉一般人對毒癮形成的看法。今天,一般人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8月01日

活老新城 重新規劃

新城市的發展究竟為誰而建呢?答案,相信會隨時代的改變而顯得有點模糊。 如果說沙田新城市是於七八十年代成功把衞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7月18日

依存網絡 有情時空

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發展,大幅改變了人類的居住環境,這不但涉及建築結構(firmitas)的層面,科技亦便捷了我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7月11日

台港環保站看長者價值

2013年初,環境局宣布以先導方式設立五個社區環保站,以加強環保教育,協助社區收集各類回收物料,落實「減廢為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7月04日

有情連結 活老場景

近日發生的大埔劍橋護老院涉嫌虐老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看見媒體拍得的有關照片,實在叫人痛心。事件再次揭露在這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6月06日

依念同理 守法懷仁

最近在交易廣場舉行的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展上與畢業生的家長交談,其中有家長說到撫養責任完成,未來的道路就放手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5月30日

安老空間 老有所養

人口老化是香港社會進步的正面結果。面對為社會貢獻一生的長者,我們有不能推卸的責任,當中以安老空間的議題尤為重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2015年05月16日

長者社群 人文景觀

隨着醫療技術進步,人口老化是必然的社會現象。香港政府面對「長者社群」急速增長帶來的沉重醫療負擔、住屋和社會援助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建築思話鄭炳鴻、毛家謙2015年05月09日

頁數:1 2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