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讓我很擔心,他才10歲,然而一見到母親,便不停叫罵,愈罵愈激烈,他說:「我要細訴她的100宗罪!」 他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6月22日
這位父親已經離婚8年,也曾接受過各種不同性質的心理治療。 他的表達,處處顯出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精細,很有紳士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5月25日
正在整理手頭上一些家校合作的資料,剛好看到一套叫《追光的日子》的電視劇,故事描述一位老師怎樣把一群被認為無可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5月11日
嬰兒從母體呱呱落地,成為個體,就是「我」的開始。 當母親抱着孩子,寄以無限讚賞的眼光,孩子感受到被照顧的喜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4月27日
那天躺在床上看電視,模糊間把字幕上「治癒」一詞誤讀為「活癒」。心想,這是誰的創意?覺得很有趣。 治癒,關鍵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4月13日
新春打掃,發現了一個道理;因為有櫃子,就引來物件;只要有空間,就被各種雜物佔領。原來物件與物件之間,也有領土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3月16日
孩子為什麼要尋死? 這是一個沉重的問題。因為要準備有關青少年自殺的工作坊,翻查了我們過去二十多年資料,驚訝地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3月02日
龍年前最後一宗個案,是個三口之家。一對年輕夫婦,一個7歲男童。 我兩個月前就見過這家庭,是孩子在學校出了行為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2月17日
我沒見到孩子,只見其父母,因為她已經好幾年不肯出門,終日都躲在房間之內,晝夜不分。 父母完全無計可施,他們找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2月03日
這少女問我:「你可以幫我復元嗎?」 我說:「我們可嘗試。」 她又問:「你有高血壓嗎?見我前最好先吃藥。」指指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1月20日
我很喜歡過年,這是一個從小就養成的期待,陪着我一年年長大;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有新一年,就必然有新出路。 然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4年01月06日
我6個月前就見過這個小男孩,那時他只有8歲,半夜離家出走,讓學校和家人都急得要報警。 男孩還有一個14歲的姐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12月23日
夫妻不和與孩子有什麼關係?父母是父母,孩子還孩子,那是兩個層次,兩者究竟有何關連?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亦是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12月09日
在每一個城市裏,都有許多隱蔽青年;因為隱蔽,所以很少人知道。 他們的年齡不等,十多歲到二十多歲的最多。開始時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11月25日
剛剛忙完國際大會,立刻就會見一個有3名孩子的家庭。 16歲的大女兒,說是患了憂鬱症,曾經有自殺企圖;9歲的二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11月11日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第八屆年會,正在香港舉行。這個每年都在亞洲不同地區舉辦的大會,大本營在香港,經過在上海、東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10月28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衞生日,各地都有慶祝。 什麼是精神健康?世界衞生組織(WHO)定義:「個體實現自身能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10月14日
中秋佳節,是個讓人倍思親的時候,除了親情,還有柔情。 對於一些長年不和的夫婦,這更是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日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09月30日
這個青年人已經26歲,但所有人都稱他為「孩子」。如果單單聆聽父母親的陳述,也會以為他們口中的孩子是個六七歲的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09月16日
上次尼尼的故事刊登後,有個年輕人對我說:「我就是尼尼!」 也有讀者向我表示:「從你的作品中,我曾經多次看到尼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故事從家開始李維榕博士2023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