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或子宮下垂等,在病情初期時都會先採用保守治療,以藥物或物理治療(如骨盆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8月07日
經血量過多的現象並非只出現在年輕女性,其實也常見於臨近收經的女性身上,情況嚴重時更要入院治理。如何才算「經血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7月24日
不少人認為轉吸電子煙或加熱煙,比傳統煙草害處較少,甚至認為無礙健康,這其實是大大的誤解!有研究證實電子煙亦含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7月10日
有讀者來信問自然豐胸的方法,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從醫學角度來說,乳房大小與遺傳因素及脂肪多少有關。如果先天乳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6月26日
高齡產婦(35歲以上)懷孕風險較其他女性高,假如有慢性疾病、家族病史或不良生活習慣,就更要注意身體,以防出現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6月12日
脫髮問題困擾不少女士,大部分人正常每天會掉50至100根頭髮,如超過100根脫髮又或明顯覺得頭髮變得幼小,那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5月29日
七八十年代,配方奶粉被認為是以科技保存營養的先進方式,大受家長歡迎;今天的觀念則以崇尚自然出發,社會各界愈來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5月15日
剛完成產假的Cindy(化名),最近復工。或許是放假太久了,她發現腦筋不像以前靈活,常丟三忘四,深感懊惱。同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4月17日
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注重個人衞生尤其重要,包括常戴外科口罩及勤洗手,如廁後關好蓋才沖廁等。對女士來說,不管有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3月20日
29歲的Daisy(化名)從事金融業,為爭取工作表現,幾乎每晚也要OT,連公餘嗜好也得放棄。最近她發現陰道分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3月06日
30歲的Kelly(化名)跟丈夫努力一年仍未能懷孕,於是分別接受詳細身體檢查。結果發現Kelly患有多囊卵巢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2月21日
近年素食成為世界大潮流,有人奉行Green Monday,也有人堅持每天茹素,甚至連奶、蛋都戒掉。素食自有其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2月07日
發現小便帶血,不少女士也會驚惶失措,擔心患上婦科癌症。其實造成血尿的成因眾多,較常見的有泌尿婦科疾病,亦可能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1月29日
最近收到不少來信詢問陰道炎的預防方法,其實陰道炎是指陰道受感染,或陰道出現炎症,屬於常見的婦科疾病,任何年齡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20年01月03日
35歲的Marie(化名)近日白天工作時總是呵欠連連,原來她受夜尿困擾,入睡後常因尿意而醒來,一晚要如廁最少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19年12月20日
別以為筆者懶惰才寫這個題目,實情是我發現原來不少女士在資訊爆炸的年代,仍對避孕方法一知半解,所以決定撰文談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19年12月06日
懷孕期間,準媽媽有機會因荷爾蒙如雌激素、黃體酮及催乳素改變,導致身體出現變化及症狀,帶來種種不適,甚至影響心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19年11月22日
嘉雯(化名)自懷孕第八九周起,便持續流血一周。她於是到醫院接受檢查,始發現胎兒已無心跳,傷心不已。醫生解釋流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19年11月08日
不少女士常來信問及健康之道,我談不上心得,倒可以分享一下個人經驗: 1.少吃燕窩與雪蛤膏:常見於生育年齡女性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19年10月25日
很多年輕女生以為「婦科病」只會出現在已婚、曾經生育或年長的女士身上,其實即使二十出頭,甚至是青春期少女,同樣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產科陳穎賢醫生2019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