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39 個結果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7

印尼大選前後的風起雲湧(上)

... 在發展自然能源(包括稀土與電動車電池原料鎳的提煉),以生產產業拉動經濟現代化的國策。同時,其親商界立場與其退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政思故我在黃裕舜2024年02月26日

美能源部長:非常擔心中國對關鍵礦產控制

... 鏈的領導者,約佔全球稀土礦產和材料產量的60%。美國官員早前警告稱,這在轉向低碳能源的過程中構成了戰略挑戰。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2月15日

Samsung以創新科技推動可持續生活 環保無小事 每人一小步成就大改變

... 並首次採用以回收鈷和稀土元素製成的組件,進一步擴大Galaxy設備中的回收物料種。Samsung亦積極推廣升級 ...全文

2024年02月07日

中國稀土(00769) 月報表

中國稀土(00769) 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月份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129KB, pdf) ...全文

即時新聞港交所通告2024年02月02日

中國稀土(00769) 董事名單和他們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稀土(00769) 董事名單及其角色與職務(86KB, pdf) ...全文

即時新聞港交所通告2024年01月11日

中國稀土(00769) 月報表

中國稀土(00769)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月份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129KB, pdf) ...全文

即時新聞港交所通告2024年01月05日

歐盟如何確保關鍵礦產可持續供應

... 些資源。例如,中國佔稀土開採量的70%以上,佔全球(天然)石墨、鈷、鋰和錳加工的50%。在烏克蘭戰爭之後,許多 ...全文

名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2024年01月03日

中國外貿不明朗 振經濟靠谷樓市

... ,在禁止出口部分,把稀土的提煉、加工、利用技術也列入其中,限制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戰略原材料供應。 中國外交部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24年01月02日

工信部提7任務推進新型工業化

... 。着力鍛長板則要聚焦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車、5G等優勢產業鏈,鍛造一批「撒手鐧」技術。 工信部又表示,數字技術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4年01月02日

政策風險現寒流 明年配置宜審慎

... 火風險,但見中國限制稀土採礦技術出口,亦見美國商務部調查美國企業對中國傳統晶片的依賴程度。2024年美國總統大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峰景陸文2023年12月27日

中方: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基礎上促進國際合作

被問到中方擴大不能轉移至海外的技術清單,其中包括稀土和磁鐵的加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指出,中國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2月22日

商務部禁稀土提煉技術外傳

... 因編輯技術;同時明確稀土提煉和加工技術禁止出口。 據商務部網站刊登服貿司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時稱,新增農作物雜交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3年12月22日

中國稀土(00769) 須予披露的交易

中國稀土(00769) 須予披露交易出售附屬公司之100%股權(368KB, pdf) ...全文

即時新聞港交所通告2023年12月15日

大馬拘31人涉非法採稀土

馬來西亞國營傳媒引述警方表示,懷疑有人在西部地區的森林非法開採半導體、電動車等的原材料稀土,已拘捕31人,當中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簡訊2023年12月15日

中國稀土(00769) 月報表

中國稀土(00769) 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月份股份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129KB, pdf) ...全文

即時新聞港交所通告2023年12月04日

中越研鐵路升級連接稀土產地

... ,以便讓鐵路行經越南稀土腹地並連結北部港口,這也是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來幾周可能訪越進行準備工作。 據路透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3年12月02日

中越據報考慮升級鐵路線 連接越南稀土地帶

... ,以加強一條穿越越南稀土中心地帶並通往該國北部第一大港口的鐵路線。 官員和外交官們稱,此次會談是為中國國家主席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12月01日

面對巨型威脅的時代(下)

... 將利用其在生產和提煉稀土金屬方面的主導地位做文章,而這類金屬則是綠色轉型的關鍵投入品。自2017年以來,中國的 ...全文

名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2023年12月01日

頁數:1...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