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456 個結果
頁數:1...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市場太悲觀 中日經濟露曙光

... 內銀現在估值早就反映不良貸款比率在7%以上,沒有投資者看輕內地壞賬情勢。銀行持企業股份,其實古今中外都不乏先例 ...全文

財富管理宏觀分析2016年04月12日

徽商行唱反調 倡增撥備
指債轉股不能化解風險

... ,按年增長8.6%;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250.49%,比2014年底下降4.78個百分點。李宏鳴指出,該行去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專訪2016年04月12日

市場非避險 中日經濟露曙光

... 內銀現時估值早就反映不良貸款比率在7%以上,沒有投資者看輕內地壞賬形勢。銀行持企業股份,其實古今中外都不乏先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良言共享王良享2016年04月12日

標普︰內銀今年利潤勢降

... 銀行的問題資產(包括不良貸款及關注類貸款)比率由4.1%升至5.1%,鑑於正常類及關注類貸款的遷徙率持續上升,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11日

債轉優先股助去槓桿

為化解內銀1萬億元人民幣潛在不良貸款,盛傳債轉股計劃最快本月出台。中國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昨天指出,債轉股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11日

標普:省政府換債暫解風險

... 大風險來自債務高企、不良貸款攀升、房地產投資不振,以及局勢難控的股市。 加槓桿救經濟效力減 去槓桿(減債)是中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6年04月09日

渣打:人幣不需大幅貶值

... 資產質素尚可,即使有不良貸款,但整體而言,內地業務仍完全在控制範圍內。 去年渣打錄得15億元稅前虧損,是自19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9日

中鋼600億人幣債重組報批

... 的債轉股是銀行先剝離不良貸款給資產管理公司,做法更好;這次重組方案的問題在於股權仍保留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若企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8日

3內銀遭摩通降目標

內地擬藉債轉股在3年內化解銀行業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潛在不良貸款,被解讀為犧牲內銀利潤救國企,外資投行普遍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7日

選股宜吼中小市值板塊

... 利增長都少於1%,在不良貸款急升及淨息差收窄下,紛紛削減派息;而普遍內銀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見明顯下降,個別內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板塊分析伊馬仕2016年04月06日

莊家季結後散貨 細價股急插
港股連跌三日瀉626點

... 為1萬億元人民幣潛在不良貸款解困,消息拖累內銀H股普遍跌約2%。國指跑輸大市,收報8679點,挫163點(1.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6年04月06日

高盛:恒指力守上升通道底部 留意牛63540熊61571購26756沽26712

... 增長放緩或沒有增長、不良貸款上升,以及派息比率下降三大特點,惟表現雖欠佳,但未有大幅低於市場預期。 績前內銀表 ...全文

港股360輪證攻略2016年04月05日

內銀2月不良率彈至2%以上

隨着內地經濟下行及結構性改革推進,國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已連續兩年半攀升。財新網引述消息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內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5日

塞浦路斯銀行走出ICU

... 然整體貸款中有一半是不良貸款,但差不多有50%已經作出了撥備。 不過,該行的利息收入仍然面對壓力,在借貸機會減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THE LEX COLUMN2016年04月05日

內銀施掩眼法 債轉股修門面

... 甚至正常類貸款,而非不良貸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去產能、高庫存、高槓桿的背景下,以債轉股方式化解潛在不良資產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16年04月05日

意國銀行謀合併 未來有待看效益

... 增加至覆蓋48.5%不良貸款的程度,差不多與Intesa和UniCredit看齊。 然而,問題仍是有的。 當你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THE LEX COLUMN2016年04月05日

頁數:1...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