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65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政策風向再轉 內企走出去「有控有扶」

... 慌情緒,每月銀行結售滙都出現大額逆差,外儲也在2016年下降了近萬億美元。為了避免滙率波動影響國內金融系統的穩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路向2017年07月22日

倫姨無求膽自大 量寬埋尾有擔帶

... 升,流入新興市場股債滙都會減少,不能不防。 金融市場波動的源頭是貨幣政策可能出現的轉向。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本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17年07月10日

外滙基金季賺571億 6年半最佳

... 金首季無論股、債及外滙都錄得投資收入,其中港股投資收入143億元,按季及按年均扭虧為盈;其他股票投資收入245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05月31日

內地部分外資行限櫃台購滙

儘管內地居民今年每人5萬美元購滙額度不變,但內地對居民購滙過程卻加強監管,內地居民無論透過手機銀行、網銀或銀行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01月11日

港股通有運行

... 表面上不變,但每次購滙都要向銀行提交證明,並簽署「擔保書」,承諾不會用於境外投資、保險或買樓,違者將被罰款及追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17年01月03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