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99 個結果
頁數: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藥業「老行尊」 專賣人情味

... 受翌年推出的自由行「一簽多行」效應帶動,高峰期分店多達25間;其後生意下滑,加上拍檔出現分歧,2015年心灰意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人言人語2019年03月16日

港珠澳大橋推動本土意識

... 言港府不怕中央怕,「一簽多行」及水貨活動必受遏止。 港獨的出現及其背後的理念,也只是簡單的本土權益的爭取。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王岸然2018年11月13日

趕大媽可變為佔領行動

... 總人數設上限之外,「一簽多行」亦一定要取消。之後,筆者文章重複這一看法,終於到4月14日深圳政府突然全數停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王岸然2018年08月14日

邱騰華:2014年起訪港旅客大跌四成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指出,自2014年開始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措施調整為「一周一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5月23日

新田購物城反映的……

... 過1100萬人次以「一簽多行」方式來港,估計七至八成為水貨客,可是香港未有足夠措施接待這班人,因而出現亂子。政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7年12月16日

云爾錄 : 港澳網上申台證「一簽多行」

港人遊台傳來好消息,因港澳居民赴台旅遊人數逐年增加,台灣移民署昨日公布,港澳居民即日起可在網上申請為期1年及3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10月03日

規劃被規劃

... 地人在香港自由行,「一簽多行」令很多行業風生水起,踢喼事件引動「一周一行」,改變了香港的零售生態,不少店舖需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7年09月23日

回歸二十年 人心未回歸

... 方面,2009年的「一簽多行」政策,其不良效應逐漸浮現出來,擾民問題日益嚴重,不單爆發奶粉荒,還出現孕婦床位荒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李道2017年07月01日

回歸20年──財經大事

...     2015 「一簽多行」取消,本港零售業進入寒冬。   港股隨A股瘋牛進入大時代,泡沫很快破滅。 長和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06月30日

田北辰拖6人退黨組聯盟
稱因了解而分開 葉劉:男人鍾意空間

... 舉例指兩年前提出為「一簽多行」封頂時,已開始與葉太持不同立場,恐怕留在黨內會對新民黨造成負面影響,故決定退黨,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7年04月11日

誰領香港再次驕傲起來

... 。 「一地兩檢」、「一簽多行」、「中港融合」、「八三一」、「李波」和「林榮基」等等,每個詞彙都是港人受到入侵、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志強2017年03月18日

梁振英高票膺政協副主席
習握手勉續為國家香港做好服務

... 產子、限奶令及取消「一簽多行」為例,「可以放心中央十分支持及關心香港……出現問題後大家可以處理好。」 梁振英去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7年03月14日

五律不違反 併購冇犯難

... 吻合。例如在自由行和一簽多行情況下,零售行業經營業績大幅走低。店舖空置比比皆是,大部分企業所報數字均如是也。若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計論短長馮培漳2017年03月11日

去歲零售挫8.1% 17年最差

... 題,將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來港政策被收緊為「一周一行」,內地訪港旅客人數進一步下跌,令當年減2.5%,去年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02月04日

檢測真偽本土

... 雙非、限奶令、取消「一簽多行」、樓市三辣招等等,每項都是以港人利益出發,不少政策甚至引起內地民眾非議。梁振英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麥國華2017年01月27日

爛gag禍港

... 0萬計深圳居民仍可「一簽多行」來港、沒有河套科技園、沒有4萬個創新科技職位…… 聲聲訴說自己是市民選出的代議士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麥國華2017年01月20日

CY的臨別「抽」波

... 這時當局才識得取消「一簽多行」,令惡劣的局面紓緩下來。 由此可見,無論什麼措施,都必得適應時勢,始能發揮成效,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金針集金箴2017年01月20日

零雙非限奶令贏掌聲

... 數量,2015年把「一簽多行」收緊為「一周一行」,內地訪港旅客人數隨之大跌,雖然旅遊業和零售業連連叫苦,但民間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1月17日

又到聖誕

... 不勝其擾,中央更改「一簽多行」,來港旅客數字下降,相關行業大受影響,對經濟造成衝擊,雖然近期內地客有所回升,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觀潮篇李子衝2016年12月24日

細味撕裂

... 非孕婦來港分娩、撤「一簽多行」,以及以印花稅為樓市降溫等等,種種皆是以香港市民的利益為先,哪項政令曾撕裂社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麥國華2016年12月23日

頁數: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