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樓面面積須以公營和私營房屋「七、三」之比與政府分享,發展商投資後只有三成利潤,認為難以計數,冀政府政策不要「 ...全文
... 興建多少商業樓宇、公私營房屋比例及地積比等。至於此舉是否「政治不正確」,他不就此回應,惟強調土地規劃決定權最終 ...全文
... 私營合作的計劃中,公私營房屋比例由誰來決定?根據政府原本的明日大嶼推展方案,其公私營房屋比例將為七比三,而發展 ...全文
... 為藍圖,並提供大量公私營房屋和土地,改善港人生活和居住空間,更為港人退休等奠下基礎,冀望達至多贏。 即使願景美 ...全文
... 立辦事處,以及興建公私營房屋、學校及醫院等社會設施,為大灣區腹地帶來大量外地直接投資(FDI)與國際及香港優秀 ...全文
... 共提供約758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預計可供約2.12萬人居住。 規劃署建議改為私人住宅發展,合共提供約1880 ...全文
... 文件顯示,兩幅改劃作私營房屋發展的用地,鄰近荃灣麗城花園;其中,規模較大的一幅鄰近油柑頭村,佔地約4.93公頃 ...全文
... ,僅為47%;按照公私營房屋7:3推算的12900伙供應目標,亦只達57.4%,要達標看似危危乎。究竟是港府有 ...全文
... 高地價獲得可觀進賬,私營房屋樓價將難望回落,私樓租戶的租金負擔更將百上加斤。 理應減得其所 政府抬高地價,究其 ...全文
政府就本港公私營房屋供應循《長遠房屋策略》(下稱長策)定下十年期的目標,並每年作出檢討,惟實質供應遲遲追不上。 ...全文
... 季度新低。在港府把公私營房屋建屋比例由以往6:4,變成7:3之後,私人住宅供應目標一降再降,擺在眼前的問題已不 ...全文
... 探討目標必然朝向將公私營房屋比例提升至七三比。 民建聯梁志祥認為,洪水橋本身已有數萬私樓住戶,如將該區的公私營 ...全文
... ,提供共722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供約2.04萬人居住。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5年就馬鞍山區綠化地發展房屋可 ...全文
... 民間團體開始探討公、私營房屋以外的選擇,例如推動各類過渡性社會房屋的示範項目,設可負擔的租金水平,以改善基層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