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射人工胰島素的目的是彌補胰臟分泌的不足。一型糖尿病患者先天因為胰臟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故必須注射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丁昭慧醫生2018年10月19日
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之首,近年在臨床上更見年輕化趨勢,箇中原因相信與都市人日常飲食豐富不無關係。我們經常過量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梁廣泉醫生2018年10月05日
每年開學前後都是家長求助的高峰期,今年開學前的暑假末段,便多了不少因子女打機成癮而前來諮詢的家長。 不論在本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黎大森醫生2018年10月02日
只要我們運用關節就會造成磨損消耗,當中最常使用的膝關節,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較高,成因包括體重負荷、受傷勞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何嘉棋醫生2018年09月21日
龐貝氏症的患者因為基因出現問題,先天缺少一種負責分解肝醣的酵素「酸性α-麥芽酵素」(Acid alpha-gl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廖鑑添醫生2018年09月07日
冠心病不只屬於最普遍的心臟病,不少人更即時聯想到「通波仔」手術,即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的治療,挽救過不少冠心病患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陳家俊醫生2018年08月10日
隨着疫苗廣泛應用,許多傳染性疾病得以受控,惟去年本港確診百日咳個案創20年新高,今年首季更錄得33宗,佔去年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毛傑華醫生2018年07月27日
「唔夠瞓」、「瞓得唔好」、「整晚睡不着」均成為香港人的都市病,特別生活節奏急促、工作壓力大,偶爾失眠在所難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江永明醫生2018年07月13日
糖尿病可分為一型和二型,一型糖尿是自體免疫病,製造不了胰島素而必須注射人工胰島素。較常見的是二型患者,雖然身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徐漢儀醫生2018年07月05日
遇上一名患過慢性腎炎的中年女士,因為蛋白尿水平居高不下一段時間,需要更深入的檢查。最後,透過不同方面的檢測如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關佩玄醫生2018年06月15日
膽固醇既是身體製造細胞膜及荷爾蒙的成分之一,但同時,過高的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也會增加心臟的負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陳良貴醫生2018年06月01日
心房顫動(房顫)即心房出現快速顫動,一分鐘內可顫動400至600次甚至更快,而心室失去與心房間的協調作不規律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譚樂忍醫生2018年05月28日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經常感到疲倦及口渴,體重驟然下降,視力模糊,不少人都容易視之為工作忙碌、壓力大、工時長所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李家輝醫生2018年05月04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免疫系統失調而引起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身體關節,使關節變形。要治療此病可以用傳統抗風濕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余嘉龍醫生2018年04月20日
年屆70歲的陳婆婆近幾天胃口下降,家人發覺她神志不清,立刻將她送院。經急症科初步診斷為「整體情況下降」,並轉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趙宗浩醫生2018年04月06日
美國心臟協會去年收緊了高血壓的標準,由140mmHg/90mmHg更改至130mmHg/80mmHg,意味更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黃鴻達醫生2018年03月23日
鼻敏感(過敏性鼻炎)在本港很普遍,而且不少患者一年四季都會發作。事實上,鼻敏感可分為「季節性」和「全年性」兩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楊允賢醫生2018年03月02日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大部分男士到了30歲後,前列腺的結構會出現改變,組織開始增生,但一般輕微的增生未必會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姚銘廣醫生2018年02月02日
隨着飲食西化,膳食中的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愈來愈多,高膽固醇逐步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都市病。 不少人誤以為「膽固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何世華醫生2018年01月19日
前列腺癌可分為4期,以往,通常是第一二期較適合做手術,第三期做手術的比率不高。愈來愈多醫學證據指出,期數較高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學百科姚銘廣醫生2018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