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740 個結果
頁數:1...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37

北向實時數據停發 股民難跟風炒

A股近期表現續強,滬深指數上周分別再升1.6%及1.5%。近期,滬深港通北向交易持續錄得巨額淨買入,有助推動A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4年05月13日

港交所明起不披露北向交易實時數據

... 滬深港交易所宣布調整滬深港通交易訊息披露機制,其中北向交易的實時公布買入、賣出成交額及成交總額數據將不再披露。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4年05月12日

港股通憧憬免紅利稅 恒指飆425
直撲萬九關 成交1710億9個月最旺

... 期股價表現。 另外,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周五跌至137.3的約11個月低位,該指數大於100代表A股相對H股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4年05月11日

資金回流撈貨 光伏航運落鑊

... 有一段距離。不過,「滬深港通」北向交易重現80.14億元淨買入,內地主力資金亦出現11.96億元淨買入,可見經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4年05月10日

內地REITs回報可觀 納互聯互通添選擇

中國證監會上月公布5招支持資本市場措施,當中預告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納入「滬深港通」。聯合評級國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4年05月10日

中證監擬免徵「港股通」股息稅

... 機制,包括建議降低「滬深港通」項下內地投資者准入門檻,以及優化互聯互通股息紅利稅安排,收窄內地與香港股息稅收差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4年05月10日

聯合評級:REITs納互通 豐富港資本市場產品選擇

上月內地證監會公布5招支持資本市場措施,當中包括合資格的REITs納入滬深港通。聯合評級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4年05月09日

港股料已見底 惟需關注內地復甦情況

... 措施包括:一、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產品範圍;二、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4年05月09日

港股料已見底 後市還看內地

... 施包括: 一、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產品範圍; 二、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灼見薛永輝2024年05月09日

人幣回軟外資縮 A股短期料續跌

...  人民幣回軟,透過「滬深港通」渠道流入的北向資金再次減少。過去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均錄得淨賣出,昨天淨賣出額達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4年05月09日

中證監5措施 港成熟一項推一項
陳茂波:滬深港通ETF擴容7月前就緒

... 項」的策略,當中,「滬深港通」ETF擴容的準備工作在3個月內完成。另外,特首李家超向香港金融業提出3點期望,冀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4年05月08日

績優股續炒 後市取決力吸外資流入

... 一減1338億元。「滬深港通」北向交易方面,昨天錄得21.4億元淨賣出。大市經過連日反彈後,迎來短暫的調整在所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4年05月08日

香港房託基金協會歡迎房託納入「滬深港通」

... 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滬深港通」機制。他指出,協會正在制定方案,以促進內地和香港的市場發展及投資者教育,鼓勵更多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4年05月07日

李家超向金融業界提出三點期望

... 的細節,其中預計擴大滬深港通ETF範圍的業務及技術準備工作將在3個月內完成,當局正在全速推動落實其他措施的工作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4年05月07日

外資發力追落後 重磅股秤先

... 為11025億元,「滬深港通」北向交易亦錄得93.16億元的淨流入,可見境內外資入市意願均較為積極,有助推動後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4年05月07日

4月強積金人均損手572元

... 市場的措施,優化了「滬深港通」機制,吸引內地投資者買港股。 反觀環球市場在4月出現回調,主要受伊朗和以色列軍事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4年05月07日

頁數:1...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3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