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32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狗狗的「心病」

領養時已8歲的May May,是一隻很可愛又胖胖的松鼠狗。她最喜愛偷懶,整天嚷着要上沙發睡覺,除了睡便是吃東西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黃曜東醫生2022年03月04日

手術後或只可維持一個姿勢? 淺談視網膜脫落手術治療

視網膜屬眼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它布滿感光細胞,能將光線轉化為訊號,經神經線傳送到大腦,重現影像,猶如相機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王逸軒醫生2022年02月04日

就讓「蛇」一直冬眠吧

「生蛇」亦即是帶狀皰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水痘癒合後,病毒會潛藏在人體神經裏,一直處於休眠狀態,但當人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倪明醫生2022年01月07日

識別小兒斜視和弱視 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子女有一對精靈眼睛、擁有良好視力,是每位父母都十分關心的事。 小朋友由出生至8歲,是視力發展的黃金時間,一旦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范舒屏醫生2021年12月10日

言語治療師 陪伴病人走過復康之路

言語治療師面對的病人,往往是溝通或吞嚥有困難,無論是「有口難言」抑或是「有口難吃」,皆令人萬般沮喪。言語治療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潘肇鋒2021年11月12日

普通外科不普通

病人進入診症室,急趕地說:「醫生,我想看上消化道外科醫生……」 我說:「這裏就是了,請你給我看一下你的轉介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鄺永恒醫生2021年10月15日

義肢矯形師的新視界

義肢矯形師屬專職醫療的一員,治療方式是透過使用義肢或矯形器去幫助病人重拾健康。然而,經常有朋友搞不清楚我們和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梅沃2021年09月17日

分層角膜移植 一塊角膜 多人受惠

器官捐贈十分珍貴,如果能把一次捐贈分給多位病人,成效倍增。隨着醫療技術進步,一片約0.5毫米厚的角膜,現在至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鄭澤鈞醫生2021年08月20日

職業治療師 是否處理職業病?

普羅大眾對職業治療師的印象,因為名稱的關係,或會自然聯想到「職業病」,所以每當出席家庭或朋友聚會,通常都會被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梁偉邦2021年07月23日

醫療界的「多啦A夢」

學生每個學年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課業,訓練他們認識自己及身邊的家人,筆者女兒剛收到一份英文功課,就是要向同學介紹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梁永健2021年06月25日

隱形殺手──高血壓

1760年,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如廁時猝死,解剖報告證實他死於急性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張宇醫生2021年05月28日

前線醫生的防護

新冠病毒肆虐下,醫護人員慣性地穿着全套防護裝備已是新常態。新冠疫苗正安排公眾接種,令疫情終於漸見曙光。但除了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梁杰仁醫生2021年04月30日

「我要做言語治療師!」

「我要做言語治療師!」每個人大多有童年志願,對吧?但要當一名言語治療師卻非我的兒時夢想,甚至我小時候應該從未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徐敏儀2021年04月02日

少男少女與青光眼

雖然不少文獻和統計都指青光眼與年齡有關,年過40歲風險較大,需要定期做青光眼的眼科檢查,但今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碧納菲醫生2021年03月05日

2020共同抗疫的點滴

2020年剛結束,網上流傳一種想法:「可以有一個神奇按鍵把2020年刪除再重置嗎?因為2020年中了病毒。」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王澤塘醫生2021年01月07日

守護生命最初1000天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生命最初1000天」是指懷孕期間的270天,再加上幼兒踏入兩歲前的730天,當中橫跨了母親的孕期、嬰兒的哺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高咏梅2021年01月01日

說說「肺」話

新冠肺炎的疫情轉眼間已接近一年,在過去多個月,由於限聚令的實施及在公眾地方必須戴口罩,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家中,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林冰醫生2020年12月04日

檢測新冠病毒有感

2019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今年1月「殺到」香港,首宗確診個案在1月底出現。由於受感染的病人沒有特別病徵,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馬紹鈞醫生2020年11月06日

足部「小問題」變「大災難」?

身體不適時,你會怎樣做?可能有發燒、頭痛等症狀,都會即時想到看醫生;但如果是腳部,甚至是腳趾甲上看似的「小問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鍾雪玲2020年10月09日

跨專科團隊 伴病人走過生命幽谷

這天,周先生(化名)笑容滿面走進診症室,他的太太想要伸手攙扶他,他輕輕縮手,向太太點頭示意毋須擔心,太太像鬆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潘明駿醫生2020年09月11日

頁數:1 2 3 4 5 6 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