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58 個結果
頁數:1 2 3

5則必讀新聞:利奧坊.曦岸開價 售463萬起

... 0% 日均僅百多人 香港旅發局公布,4月初步訪港旅客下跌近乎100%,平均每日只有100多名旅客。 4.港股全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05月15日

4月訪港旅客大跌近100% 日均僅百多人

香港旅發局公布,4月初步訪港旅客4125人次,按年下跌近乎100%,平均每日只有100多名旅客。訪港旅客維持極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0年05月15日

5則必讀新聞:政府抗疫援助措施涉250億

... 訪港旅客大跌53% 香港旅發局公布,今年1月初步訪港旅客人次按年下跌53%,2月單日訪港旅客跌至低於3000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0年02月14日

1月訪港旅客大跌53%

香港旅發局公布,今年1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320萬人次,按年下跌53%,即每日平均約10萬人次,當中,內地及短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0年02月14日

百旅行社申現金鼓勵 涉1.5萬客

香港旅遊業步入寒冬,政府早前推出按旅行社接待出入境旅客數量的「旅行社現金鼓勵計劃」,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12月12日

首屆潮州菜國際大賽於年底舉行

... 潮州商會主辦,並得到香港旅發局、中國烹飪協會大力支持。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商情2019年10月26日

新加坡酒店入住率14年高
港示威持續 旅客轉目的地

... 張及坡元走弱。 早前香港旅發局數據顯示,7月訪港旅客按年少4.8%,其中國際旅客人數減少最多是南韓,按年滑落2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09月04日

【預算案】旅發局:藉撥款拓客源 吸高增值過夜客

《財政預算案》向旅發局增撥資源推廣香港,旅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將利用政府的額外撥款,開拓多元化的客源市場,集中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19年02月27日

旅發局新春國際滙演活動開支1900萬

香港旅發局主辦的第24屆新春國際滙演,將於今年農曆大年初一(2月5日)晚上於尖沙咀舉行。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9年01月21日

深水埗推地道遊 設五路線65特色點

深水埗是本港時裝批發和物料採購集中地,為了讓更多旅客認識這個地道社區,旅遊發展局投放1200萬元推出「大城小區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9月11日

云爾錄 : 端午中區人造沙灘觀龍舟

端午節(18日)將至,香港旅發局與中國香港龍舟總會計劃下周五(22日)起一連3日在維港及中環海濱合辦「香港龍舟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8年06月13日

林建岳:做公職最緊要Enjoy
香港需要年輕人 願承先啟後鋪路

近年本港旅遊業興旺,穩步發展,肩負推廣重任的旅遊發展局功不可沒。主席林建岳(Peter)自2013年上任後,帶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周一人物2018年03月12日

口腔頜面外科 牙科外科互相連繫

... 家來港的參與者,得到香港旅發局的資助,更引起業界一輪熱話,受到高度讚揚。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的醫生,也有被委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劉思樂醫生2018年02月23日

港灣壹號新主廚上任

... ,並於2015年獲得香港旅發局頒發「美食之最大獎」的金獎。李樹添師傅對於新主廚的上任感到欣慰,希望新主廚能保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美食速遞哉絲2017年05月22日

民主不是萬靈丹 沒有民主更堪憂

... 業下行壓力增大。根據香港旅發局數據,去年全年訪港旅客共有五千九百三十萬人次,按年下跌百分之二點五,其中內地旅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16年04月20日

港旅遊業受累政治因素
社科院《綠皮書》指下行壓力增大

... 內地旅遊合作。 根據香港旅發局數據,去年全年訪港旅客共有5930萬人次,按年下跌2.5%,其中內地旅客為458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19日

想香港成為「自閉」城市

... 香港人也沒有反對;但香港旅發局在一些公眾刊物用簡體字,卻招致港人不滿聲音。 近日教育局提到學生應具備認讀簡體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官滾江湖歷名2016年02月26日

李剛:中央研措施支持澳門

... 得3800多萬(根據香港旅發局資料,2014年訪港旅客人次為6084萬),反觀澳門最多有3100多萬旅客人次。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5年10月03日

頁數:1 2 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