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法國總統馬克龍公布要改革國家退休制度,把法定退休年齡在2030年提升至64歲,較現時的62歲推遲兩年後,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14日
香港這片彈丸之地,除了大大小小「公園」外,有稱得上「都市庭園」的公共空間嗎?帶着這個疑問,在網上搜尋「香港都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13日
早前參觀一間珠寶學院,導賞員拿出一組9件的「鑽石」指出,是迄今為止人類發掘到最大一枚鑽石原石,名叫「庫里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12日
舊石器時代(即距今約200萬至1.2萬年前)的人類,已精通製造樂器和演奏音樂。2008年,考古學家在德國南部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11日
在香港,隨便問問人,認識哪一位香港漫畫家,會得到什麼答案?相信離不開黃玉郎、馬榮成、牛佬,又或是《麥兜》的謝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07日
3月末至4月初,張國榮的紀念活動無處不在。20年後,哥迷和「後哥迷」如何看待這位傳奇巨星?香港流行文化史,如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06日
市面有各種工作坊,手造肥皂、維修機械、補鞋改衫……相當實用。如果有一個工作坊:讓你打造自己百年歸老的棺材,這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05日
生活在城市的好處之一,就是鄰里關係較淡,可以得到私隱,不受任何人干擾。可是,發明了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後,城市人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04日
人類言說或書寫,都離不開隱喻。許多時候,用了隱喻還不知道。記得小學一年級課本有這樣的句子:「天亮了,太陽出來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03日
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兩夫妻則是掃墓者,定時定候出現,共同緬懷過去、凝視將來;對成功的婚姻而言,愛情應像長青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4月01日
日本是有名的旅遊大國,不論多遠多偏僻的地區,都一定有交通工具到達,從交通到購物、食宿、風景等配套總是恰到好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31日
1919年,胡適到北京大學教哲學,將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論文,編成講義,之後出版為《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30日
「你的穿着就是你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尤其在今天,人們交流如此短暫,時尚是即時的語言。」Prada繼任人Miuc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9日
古人養狗,是為了狗的用處——拉雪橇、守護家居、牧羊、狩獵,乃至護主。現代發達國家的人養狗,將之當做寵物,寄託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8日
近日,社交媒體和網絡上流傳一封胡適寫給兒子的信,內容有關「父母於子女無恩論」,結尾兩句:「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7日
《小熊維尼:血與蜜》(Winnie-the-Pooh: Blood and Honey)電影與港澳觀眾無緣,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5日
黃子華在他的一個棟篤笑講過,從很久以前開始,只管看看大家家裏的電器、日常用品、服飾等,會有錯覺以為我們是日本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4日
最近尖沙咀海旁,出現了兩項藝術裝置,一個是實體,一個是錄像。這提醒了繁忙的香港人,踏入3月尾至4月中,又是本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3日
無論是考古、登山時迷路,甚至在宇宙尋找外星人,都有句金科玉律「跟着水走」。前兩者,只因不論今古,人們生活離不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2日
綜合上世紀考古發現、傳說和信史,現今地理的中國是多個民族聚居之地,大概可分為三個民族集團。華夏集團發源於西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3年0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