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657 個結果
頁數:1...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央媽維穩果斷出招 明年房策有保有壓

... 訊號相信是2017年房地產政策將有保有壓,並在包括土地、稅收、融資等政策方面建立長效機制,估計會加快落實推出房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16年12月17日

國企改革成未來首要任務

... 全」的重要出口,以及房地產政策會在2017年進行調整是確定的。行業主題的選擇上,受益於中央政治局會議催化的國企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陳羨明2016年12月15日

內地辣手調控 打壓漲價預期

中國10月開啟新一輪調控房地產政策,一線城市上海再度提高限貸門檻,推出史上最嚴厲樓市調控政策,天津亦提高首套和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路向透視2016年11月30日

銀監會傳查16熱點城市房貸

... 幕,多個城市接連收緊房地產政策,足見當局欲為樓市降溫的決心。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11月12日

內房銷售增長可期 政策存變數

... 吸納。 不過,內地房地產政策仍存有很大不確定性,相信股價在28至30元(即預測市盈率中位數水平)將面對頗大阻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板塊觀察伊馬仕2016年10月25日

限購措施升級 樓價漲不了?

... 相對溫和一點,指中國房地產政策收緊並非「迫在眉睫的風險」,而且地方政府推調控舉措,並非要讓樓價大幅回調,而是旨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16年10月06日

內地樓市不明朗因素多

...  支付能力、流動性及房地產政策可能引導行業下行:我們認為,市場存在三大風險並可能引致房地產市場下行。首先,由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苗帆2016年09月28日

樓價續升溫 內房股勇猛

... 及廈門等二線城市收緊房地產政策後,杭州亦要求部分區域暫停向擁有一套及以上住宅物業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峰景信報投資分析部2016年09月20日

羅康瑞憂地價貴

... 自然會收緊相關城市的房地產政策。他又指瑞安房地產的業務銷售情況很好,惟購入新土地儲備較困難。 身兼貿發局主席的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9月20日

上海傳收緊首貸遏樓市

... 行開會討論,研究調整房地產政策,至於上述政策調整,目前仍處於考慮階段,未有最終定案。 近期上海地王頻增,早前已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8月26日

滙改周年臨近 樓市暫未降溫

... 長」等。 與此同時,房地產政策上,政府雖採取調控措施,但看來仍是愈調愈失控? 最新統計顯示,整個七月,上海以二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16年08月04日

中國下半年增長面臨挑戰

... 一、二線城市重申收緊房地產政策,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已趨冷卻。作為上半年的增長支柱之一(另一支柱為基建投資),房 ...全文

財富管理中國2016年08月03日

中國下半年增長面臨挑戰

... 、 二線城市重申收緊房地產政策,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趨冷卻。作為上半年增長支柱之一(另一支柱為基建投資),房地產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灼見姚遠2016年08月03日

內房回暖需求升 信義玻璃銷情俏

... 或已見頂,劉錫源相信房地產政策鬆緊有交替周期,目前形勢已好過去年,浮法玻璃需求仍大。他預期因工業用天然氣價格走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6月16日

A股下半年續波動

... 線城市將採取差別化的房地產政策。至於基建,當局在內地可望繼續落實鐵路、環保和水利項目;同時深化「一帶一路」的政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甄旎2016年05月24日

中國經濟有序減速

... 年樓市在流動性過剩、房地產政策鬆綁,以及寬鬆的抵押貸款融資環境影響等因素支持下回暖,一線和個別二線城市樓價急劇 ...全文

財富管理中國2016年05月17日

擔心中國重回舊增長模式

... 初樓市在流動性過剩、房地產政策鬆綁,以及寬鬆的抵押貸款融資環境影響等因素支持下回暖,一線和個別二線城市樓價急劇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灼見胡一帆2016年05月17日

頁數:1...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