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14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6

2028幻想曲(三) 對抗人工智能的最後基地

早上9時,B博士進入了X醫療中心。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這個被稱為本地最現代化的醫檢中心。中心於半年前開業,據說它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大琪2019年04月13日

大學校友的六大角色

美國已故甘迺迪總統於1961年就任第35屆總統就職演說中有一名句:「Ask not what your cou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李惠儀博士2019年04月12日

教育悲劇的反思

過去數星期,對教育界、對整個社會,都是沉重、悲痛!校園自殺由學生蔓延至老師,教師在校輕生,公眾要求校長問責,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吳家勤2019年04月06日

迎接AI未來 編程和STEM應成常規課程

阿里巴巴的馬雲曾經說,全球最具實力的3個國家,除中美之外,就是以色列。 回歸以來,香港已有兩個特首:董建華和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鄧淑明博士2019年04月05日

述說成長故事 迎向人生挑戰

年初在網絡平台上興起「十年挑戰」(Ten Years of Challenge)的活動,不少的參與者也把他們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葉偉民2019年03月30日

「外判教育」用得其所?

學校將部分校內課程外判十分普遍,大量的教育服務供應商因此應運而生。自2000年起,教育局向學校提供了約20項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崔太僖博士2019年03月29日

科研的挑戰與樂趣

如果你問30年前的我,為何喜歡科研?我會回答因為興趣。但真正踏足科研之路後,發現光是興趣遠遠不夠,還要毅力、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盧煜明2019年03月22日

生命教育的反思

談及生命教育,相信不少人會聯想到正向、積極、樂觀等性格特質,目的在於提升年輕人的抗逆力,甚至視之為防止學童自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張仁良2019年03月16日

把握黃金發展期 提升幼兒語文能力

0至6歲是嬰幼兒的重要「黃金發展期」,這個概念近年備受家長認同,但卻衍生一個追求「贏在起跑線」的現象,小小人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劉姬莉博士、李佩鈴博士、王寬韻女士2019年03月15日

檢討幼園教師人手比例 改善到校康復試驗計劃

政府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下稱試驗計劃)服務常規化,名額由約3000個增至約5000個,去年10月《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葉建源2019年03月09日

望子成龍 自主人格和信任人格發展

在香港生活競爭激烈,兒童在學業上也不免要力爭上游。過往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往往影響孩子的學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謝偉成博士2019年03月08日

談香港副學士 與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報告

副學士的議題,在香港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政府從2000年起,大量增加專上教育學額,尤以社區書院提供的自資副學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鄧希恒 鄧恩欣2019年03月02日

小確幸在於家課少

「今天只有6項家課而已!」這是我問一個小五學生他當天有什麼小確幸時,他給筆者的答案。看來功課量仍然牽繫着學生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顏瑋林2019年02月23日

名校與校長角色

追捧名校的現象於大、中、小學皆有之。全球大學以發表論文的數目、教師資歷、畢業生前景等因素釐定學府排名。中小學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張志儉博士2019年02月22日

從體育校隊退隊潮說起……

每年1、2月,不少學校都舉行家長日,邀請家長到校領取上學期考試成績表,並與家長傾談子女的學業和成長。每逢這個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陳凱茵2019年02月16日

幼稚園與小學銜接策略的反思

小學生的生活學習要求,都比幼稚園生更為嚴格,讓小一新生經歷不少情緒和適應困難。「小一適應」這問題深深困擾着學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陳寶蓮 吳美莉 譚美顏 練翠瑩2019年02月15日

與「獨角獸」對談 致力培養本地科技人才

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奧比中光)只成立了5年,已成為全球排名第四及內地唯一能量產消費級3D傳感器的科技公司。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徐升2019年02月09日

停不了的執着 強迫症式字詞教學

眾所周知,學習動機是孩子自發學習的關鍵,也是語文教學與研究的重要目標。可是,數以億元計的教育研究投資,也未必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梁亦華2019年02月08日

由電子學習到STEM 進階行業探索

二十一世紀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不再單單是知識傳遞者,而是思考的啟蒙者及協助者(facilitator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黃鳳鳴2019年02月02日

再生醫學的前途與挑戰

「再生」、「幹細胞」等詞彙或許令你聯想起美容療程或護膚產品。然而,「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教育講論段崇智2019年02月01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1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