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84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IPO被否決應承擔責任

... 、蒙混過關,加之A股退市制度缺乏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和法律依據薄弱,上市公司和仲介機構沒有獲得應有的懲罰,退市成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8年01月29日

從根上解決IPO堰塞湖

... 性才會提高。 另外,退市制度缺乏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和法律依據薄弱,上市公司和仲介機構沒有獲得應有的懲罰,退市成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12月11日

慢牛行情日漸明顯

... 退市工作力度。目前,退市制度的不完善,是阻礙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因此應進一步完善現有退市制度,針對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姚遷2017年11月15日

防止監管政策走回頭路

... 加上註冊制又被推後,退市制度毫無進展,新公司IPO進不來,殭屍公司無法退出,殼公司自然就有了被炒作的空間,因此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11月13日

港股切勿A化

... 生改變。 須盡快完善退市制度 最近,我注意到內地有些非正規的私募機構和私人在兜售港股資產包,實際上就是給香港市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10月16日

監管大轉彎 併購重組「改邪歸正」

... 遠也無法提升。 完善退市制度 踢走垃圾企業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除了鼓勵讓已經上市的好企業展開產業併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08月21日

黃奇帆曾拒郭台銘投資

... 業退市機制」。不解決退市制度,註冊制亦沒用,新股IPO改革上市亦搞不好。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7年08月05日

香港應系統化治理老千股

... 質的殼公司要盡快啟動退市制度,如果市場裏的好公司不斷增多之後,投資者不再擔憂被空殼財技玩家玩弄,即使買錯時機,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07月03日

嚴打企業財務造假

... 派出機構備案。當然,退市制度形同虛設也是上市公司造假肆無忌憚的主要原因,由於我國資本市場責任追溯機制和法律依據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05月22日

側重存量整合

... 業併購,同時加快完善退市制度,還投資者一個優質的投資環境。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歡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05月15日

IPO鬆緊失度

... 企業的修復機制,由於退市制度形同虛設,這種缺乏買單的機制和違規成本與IPO收益不成比例,導致大量企業衝關上市,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05月08日

炒殼資源待商榷

... 殼資源炒作。 A股乏退市制度 中國證券市場並非單純的市場化場所,用市場供需機制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但不能治本,2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7年03月06日

中證監促保障深港通散戶

... 小市值股票,以及兩地退市制度的差異。 另外,中證監就三宗編造及傳播虛假訊息的案件作出行政處罰,當中首次處罰微信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6年10月15日

中港建IPO跨市免檢機制

... 施黑名單制度和完善的退市制度,保障市場的活力和法制化環境;如果大量垃圾股充斥市場,市場的品質和活力自然會受到影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6年09月05日

中國民間投資萎縮 形勢嚴峻

... 嚴格執行「殭屍企業」退市制度;並堅持以市場化方式,推動過剩產能退出,大力推動兼併重組。加快市場出清步伐,積極引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牛集李家濤2016年08月16日

嚴管上市 亦正自身

... 出機構備案。 此外,退市制度缺乏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和法律依據薄弱,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沒有獲得應有的懲罰,退市成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6年08月08日

欣泰退市須引司法援助

... 件。 在目前A股市場退市制度形同虛設和註冊制不敢開閘的情況下,嚴肅退市制度至關重要。但稍微遺憾的是,監管部門的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6年07月18日

周小川突缺席 超級央行料快出爐
陸家嘴論壇 一行三會3巨頭蹤杳

... 為,嚴格依法執行強制退市制度,推進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強化市場的優勝劣汰;加強對「忽悠式」(東北方言,意即糊弄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6年06月13日

本周決戰 屏息以待

... 市公司;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加強對忽悠式重組、跟風式重組等監管。 此外,姜洋再次提及,中國將適時啟動「深港通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港通實錄譚曉涵2016年06月13日

併購重組非壞事

... 的仲介資格。 第五,退市制度缺乏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上市公司和仲介機構沒有獲得應有的懲罰,退市成本遠低於圈錢成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解經論財蘇培科2016年06月13日

頁數:1 2 3 4 5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