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855 個結果
頁數:1...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星:與十多個國家地區開放往來 冀與港實現氣泡

新加坡衞生部部長王乙康在港出席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時表示,曾經與香港商討「旅遊氣泡」,當時新加坡採用近乎「清零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1月24日

巴克萊料港明年經濟增長放緩至2.5%

巴克萊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常健認為,香港的復甦勢頭將持續,但今季的高增長或是反映基數效應的影響,因此預期明年的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1年11月23日

冬季疫情反彈 經濟影響料溫和

冬季即將來臨,內地多個地區正經歷新一波疫情。與此同時,歐洲的新增感染數字亦在增加。因此,外界愈來愈擔心在通脹壓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1年11月22日

疫下聖誕黃金檔期

傳統上,12月黃金檔期往往是片商和院線的必爭之地,但全球疫情未退,港府堅持「清零」政策,以致各持份者都調整部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1年11月20日

滙控祈耀年:不會做危及中港恢復通關事情

儘管香港疫情清零政策遭到愈來愈多的批評,但滙豐控股(00005)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表示,他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1年11月18日

永利EBITDA季挫85% 行政總裁請辭

... 不過,因應旅遊限制及清零政策,他預期在未來6至12個月期間,澳門博彩收入只會在區間範圍上落。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1年11月11日

通關熔斷機制若太嚴不切實際

... 斷機制不可或缺,此乃清零政策的安全閥,但太嚴苛的話徒然自找麻煩,有朝一日通關後,如果三不五時由於僅僅一宗確診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1年11月10日

橫行市利強勢股炒上落

... 目前透過與病毒共存或清零政策抗疫,均是拖着復甦後腿的權宜之策吧! 至於中美在年內餘下日子能否在各方面取得協調,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股論策陸文2021年11月09日

疫後復甦股慢慢吸

... 中港通關而繼續嚴格的清零政策,所以本地復甦概念股大多仍流於短炒,博中線的則宜候低吸,因為最快明年首季才見防疫放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股事記彼得2021年11月09日

積極接種第三針 恢復經濟活力

自疫情爆發至今,隨着特區政府加強收緊防疫政策,香港和內地最快有望明年2月通關,為全面恢復兩地人員往來展露曙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陳亨利2021年11月09日

雙11沖喜效應 今年恐不復再

...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清零政策,對經濟活動有一定影響。不過,由於接壤的鄰國如俄羅斯和緬甸疫情十分嚴峻,一走漏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21年11月08日

胡錫進:內地動態清零政策優勢或遞減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呼籲,內地各地政府必須更加密切關注公眾對疫情「動態清零」措施合理擔憂,並稱隨着時間的推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1月04日

「安心出行」勢必擴大強制使用範圍

新冠疫情欲斷難斷,既為了配合防疫上的清零政策,也為了盡快與內地恢復通關,特區政府的種種限制措施看來必會愈收愈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1年11月02日

何栢良:收緊確診個案出院安排冀可恢復通關

政府收緊確診個案出院安排,符合出院準則的確診病人須在出院後接受14天的隔離和健康狀況監測。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1年10月29日

專家議決倡第三針打復必泰
接種科興宜「溝針」 病人長者高風險工作優先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威脅全球,政府專家委員會及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昨日討論市民打第三針加強保護,會後公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1年10月28日

疫下為了通關 寧「一國」勿「兩制」

... 工轉移到其他地方。 清零政策無疑亦要付出代價,不少議員昨日在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上表達關注,如何在取消豁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1年10月27日

【紐元】留意趁低吸納機會

... %。雖然紐西蘭移除了清零政策,但封鎖措施或不會撤銷直至疫苗接種率達90%。此外,中國經濟放慢亦對紐西蘭經濟帶來 ...全文

財富管理外匯2021年10月22日

譚耀宗被拒赴京 中港通關夢難圓

... ,內地奉行極度嚴格的清零政策,香港被視為不夠嚴。第二,譚耀宗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常設機構中的一名「內交人員」都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1年10月18日

與病毒共存操之過急 恐怕得不償失

... 要的是,內地堅決奉行清零政策,特區政府爭取中港通關是第一要務,香港必須高度配合內地的防疫措施,所以放寬旅客入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1年10月15日

中國共同富裕之路助長期發展

近月中國監管機構打擊科技巨企、私營教育、地產及餐飲外賣行業之舉,引來國際投資者不少疑慮。因應監管風險存在,現時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陳健銘2021年10月14日

頁數:1...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