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7月初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德國跟俄羅斯合作天然氣管道項目,令德國完全被控制,成為俄羅斯的俘虜」後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8年07月30日
香港需要的是小量用作教育和文化傳承的農場,不是農地。本文的討論目標是政府及私人合共擁有的3700公頃「荒置」、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8年05月18日
耶路撒冷與釣魚台之間縱有千差萬別,但關鍵是當美國的親密盟友能夠長期控制某處特定領土,則無論主權爭議如何激烈,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12月21日
「怨憤政治」(Politics of Resentment)是近年漸受歐美學者和媒體關注的題目,例如普林斯頓大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12月04日
近期關於政治犯的討論及一些學生的情緒化言行,顯示民主黨必須檢視本身能否繼續作為一個具備政黨本質的組織生存下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09月22日
〈為什麼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中國人〉(Why anyone can be Chinese)是在中國生活20多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09月09日
「為什麼北韓這麼憎恨我們? 」當愈來愈多美國人提問,終於有一份主流傳媒《新聞周刊》和網媒The Interce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07月22日
新力量網絡(新力量)研究員柯衍健認為「20年來中央、港府與市民未能共同進退,反映『一國兩制』未能帶來有效管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07月14日
試想想,如果每一名Band 2(第二組別)與Band 3(第三組別)中學生可以分別得到比第一組別學生多50%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17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