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37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沙中線爛賬 剪不斷理還亂

沙田至中環鐵路幹線可謂一波三折,原是九廣鐵路公司項目,與地下鐵路公司合併營運後,政府收回發展,外判新貴港鐵公司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9年02月19日

「一帶一路」五年回顧:基礎建設的分析

自「一帶一路」倡議在2013年推出至今,已進入第六個年頭,過去五年間,支持與不支持者對倡議的推出動機、落實成效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9年02月11日

官督商辦市場化 民生福利焉是福

一年復一年,聖誕新年前後冬季流行性感冒高峰期,碰上私家醫療休假外遊眾多,公立醫療應接不暇,輪候急症以小時計,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9年01月29日

中藥國際化策略 由香港拉動東盟市場

內地搜索引擎百度有一饒富趣味的問題:「香港李萬山與泰國李萬山整腸丸哪個是正宗?」答的也妙:「都是正宗的,只不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莊玉惜 鄭宏泰2019年01月21日

港商與美國磋商中藥標準化的啟發

全球中藥市場達300億美元,但中國中藥的市場佔有率僅5%,中藥國際化幅度差強人意,固然與國藥質素參差有關,另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莊玉惜 鄭宏泰2019年01月08日

強積金年金貪免稅 慎防先甜後苦

政府正陸續實施2018年度預算案稅務寬減,尤其提高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自願供款免稅額至每年6萬元,且惠及延遞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陸觀豪2019年01月02日

以中藥品牌優勢為港爭氣 區域經濟融合何懼之有

眾所周知,品牌優勢重於生產能力,作為生產大國卻為品牌弱國的中國深有體會,國藥市場競爭力落後於具品牌優勢的洋中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莊玉惜 鄭宏泰2018年12月25日

港中藥壓洋中藥 脫穎內地市場

繼在國際市場冒起,香港名牌中藥念慈庵枇杷膏再下一城,在內地市場獨佔鰲頭,成為近年進口中成藥中最大單一品牌,力壓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莊玉惜 鄭宏泰2018年12月19日

收費真能減廢?

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如果條例在立法會順利通過,香港未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郭樺 黃子為 鄭宏泰2018年12月15日

香港中藥業還能「發圍」嗎

最近「Made in Hong Kong」的念慈庵川貝枇杷膏在美國獲奉為「止咳神藥」,15分鐘見效,荷里活男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莊玉惜 鄭宏泰2018年12月11日

釋放一帶一路競爭力 發揮香港金融優勢

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任後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路帶倡議」),沿古代海陸絲綢之路,擴大中國與歐亞非三洲商貿,互惠互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12月03日

轉數快——沒有免費午餐

跨錢包跨銀行網上收付「轉數快」剛啟動,貫通電子錢包及銀行賬戶,可取代現金,貨銀兩訖,利便小額零售購物,據稱是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10月23日

藍籌紅籌競艷 指數取捨兩難

日前港股指數例行檢討調整成分,老牌藍籌股東亞銀行(00023)被更換,適逢該行創行一世紀誌慶,市場慨嘆桃花依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10月02日

共享經濟:有誰快活有誰愁

科技改變世界,進入新千禧世紀以來,資訊科技尤其一日千里,虛擬商貿更覺如魚得水,社會大眾則趨之若鶩。智慧城市似乎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9月18日

老有所依:強積金之理想與現實

今年例行檢討強制性公積金供款(強積金),政府建議分階段提高上限至月入48000元,追上薪酬調整;每月供款增至2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8月18日

老吾老及人之老?終身年金之迷與實

千呼萬喚始出來,政府推出終身年金計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承接銀髮債券氣勢,期待再贏掌聲。中大亞太研究所7月底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8月11日

居屋轉售管制變相「期」貨可居

新人新政新思維,政府銳意以資助置業作主軸,朝居者有其所方向前進以解決老大難題。居屋新猷是定價與樓市脫鈎,同時延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7月24日

安得廣廈千萬間:住房政策公私抉擇

針對住房的老大難問題,政府又推新猷,這次是懲治囤積私樓與擴大資助置業,表面是防微杜漸,實際隱藏重大政策轉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7月16日

將錯就錯:再論析住房空置稅利弊

儘管理論與實證皆弊大於利,住房空置稅(實際是囤積稅)勢在必行,彰顯政府體恤民情,遏抑囤積居奇,遏止投機取巧,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陸觀豪2018年06月28日

金融科技毋忘聯繫滙率制度初心

金融科技日新月異,電子收支、儲值便利、智慧銀行等方興未艾。政府積極趕上,促進智慧金融,構築智慧城市,便民利民惠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鄭宏泰 陸觀豪2018年06月20日

頁數:1 2 3 4 5 6 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