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17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法巴看好A股 首選中小企

... ,但暫時要面對疫情及內房風險,短期未有上行催化劑,由於估值便宜,年內會繼續關注其走勢。 元宇宙是新一波投資主題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2年01月18日

港首十月信貸增長5.6%

... 保持審慎。 阮國恒:內房風險敞口不多 阮國恒周五(10日)出席銀行公會例會後指出,本港整體疫情穩定,經濟恢復良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1年12月11日

滙豐升恒指目標 明年底28030

... 萬點。 他指出,隨着內房風險得以緩解,內房及內銀估值有望修復。同時,互聯網股的政策環境料有改善,將由今年的「被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1年11月18日

銀保監促加力壓縮信託融資
盡快達20%目標 續關注內房風險

內地監管部門要求信託公司壓降業務規模,《證券時報》報道指出,銀保監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推進信託公司「兩項業務」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1年11月18日

儲局報告憂溢出效應越洋襲美

... 相信當局有能力管理好內房風險。 林鄭稱港銀行體系十分穩健 香港方面,本報昨日報道,金管局近日向銀行高層預告,稍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1年11月10日

內房貸款極嚴格 風險敞口1560億

過去數月不斷有內房傳出財困消息,令銀行業的資產質素受到關注,滙控(00005)財務數據顯示,現時內房風險敞口約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1年10月26日

內銀奉命加快批按揭 限售略放鬆
中央窗口指導 抵押證券發行回暖

... 房企風險暴露,銀行對內房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導致信貸收縮,開發貸款增速出現大幅下滑,這是「短期過激反應」。201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1年10月16日

大市真破底 內房內銀內險全面Put

... 都不肯坐貨對沖,說明內房風險有幾高。 內房係第一輪沽壓所在,有耐性的淡友可以等第二輪Put內銀,至於內險股,因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期權戰術徐達2021年09月17日

疫情或演長期戰 雲頂新耀潛力高

港股近幾日跌勢明顯,內房風險全面爆發,現階段撈風眼股非智者所為。未有盈利的生科股雲頂新耀(01952),早前與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個股策略盧斯2021年09月17日

民行風險敞口最大 摩通籲沽

... 行續指出,面向恒大及內房風險敞口最大的民行,目前今年預測市賬率(P⁄B)為0.28倍,股本回報率為6.6%,如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1年07月21日

「十四五」重視新經濟 黃金周利內循環

... 資者入市意欲較低。 內房風險待消 恒大合景低收 內地五中全會將於下月26日舉行,制訂「十四五規劃」。中國是全球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峰景陸文2020年09月30日

疫情拋售不分好壞 優質股反彈快

... 維持在雙位數。 優質內房風險回報吸引 另一方面,內房股亦具備吸引的投資價值。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國企內房,為最老資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0年07月15日

摩通:內房風險溢價降前景佳

內地樓市4月開始回暖,摩根大通發表報告,認為市場基本面仍會持續改善,內房風險溢價降低,前景維持正面。摩通指出,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0年05月04日

騰訊乏力 主攻Put銀行地產股

... 2,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房風險非常高。 揀定幾隻內銀及內房股造淡之後,勿忘加入本地銀行及地產股,實際上這些股份本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期權戰術徐達2020年01月31日

摩通:內房股急跌後反彈 碧桂購15437 / 融創購15144

... 鬆,以降低相關風險,內房風險與回報仍吸引,加上內地樓市需求、企業盈利下行風險影響有限。如看好碧桂園,可留意碧桂 ...全文

港股360輪證攻略2018年06月29日

泡沫瀕爆破 內房勿沾手

... 因素。事實是,更大的內房風險來自資金鏈突然收緊,提供棚改資金的「抵押補充貸款」(PSL)突然全面收回,對內地樓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個股策略盧斯2018年06月29日

嘉盛:內房風險勢累新興市場

瑞士嘉盛銀行表示,全球貨幣寬鬆料令低息環境持續,推動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尋求固定收益回報,但要留意中國樓市升溫,政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10月04日

頁數:1 2 3 4 5 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