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60 個結果
頁數:1...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什麼是割喉式競爭

... 半部。要談經濟學上的公眾利益,我們不能只提到生產商的利潤,亦要留意消費者的利益。 理論對不一定有證據 新電視台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梁天卓2016年04月12日

港交所撐巴格瑞任董事
候選人錢志健:令事件更混亂

... 勝誰負,最重要是捍衞公眾利益,希望能將資產管理業界的聲音帶入港交所。 強調須引商品期貨專才 港交所在通函中,罕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8日

港視發牌風波 行會上訴得直

... 》,政府發牌時要考慮公眾利益,包括市場承受能力及可持續性等因素,即使廣播政策本身鼓勵競爭,希望本港有更多免費電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7日

陳方安生稱港人不撐獨立

... 人權與自由時,亦要與公眾利益相稱。 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前日表示,擔心社會不斷有港獨觀點,會令中央政府擔憂,影響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4月05日

改革醫委會事在必行

... 質素下降帶來的苦果,公眾利益因而受損,是無人可以否認的事實。 面對公共醫療部門醫護人員流失引發的嚴重問題,增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大班人語鄭經翰2016年03月25日

港陸關係惡化聲中 獨立建國能否雙贏

... 由,而政府更拒絕加入公眾利益辯解條款,以致絕大部分非親共媒體無法接受; 「社團禁制機制」,容許審訊在不必告知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練乙錚2016年03月21日

商界起革命 B勢力抬頭

... 利用企業的力量創造「公眾利益」。由「B型企業」所組成的社群,希望能建立一個新的營商體系,不是要成為「世上」最好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社創群英蔡美碧2016年03月19日

錢不可以亂送

... 只是當執行時出現有違公眾利益的情況,法庭就會介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但看楓景章可怡2016年03月18日

巴西總統疑包庇前任 舉國怒吼
邀入閣避涉貪調查 法官禁任命

... 貪污調查。法院其後以公眾利益為由,公開截聽到的兩人電話對話,揭露他們妨礙調查,觸發全國示威,並加劇執政聯盟分裂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2016年03月18日

告密者應有的法律保障

筆者將向立法會提出《2016年公眾利益披露條例草案》(下稱「披露條例」;Public Interest Dis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為公梁繼昌2016年03月16日

警錯告有線 判付懲罰性訟費

... 前被法庭以案件不涉及公眾利益為由駁回申請。高院法官昨頒下判詞,下令警方須向有線寬頻付懲罰性訟費。 警方去年12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3月15日

高院拒律政司索7警案原片

... 真確,認為申請不符合公眾利益。至於曾健超襲警案片段,法官質疑申請範圍太闊,警方本身已拍攝了4條超過106分鐘片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3月09日

從版權例與亞視看創意產業

... 任由其浪費大氣電波,公眾利益受損,若市民要「認住呢班人」,亦應該認清這個政府的言行不一。 今次條例修訂縱然未能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為公莫乃光2016年03月07日

唐英年四提案 籲溝通穩信心

... 項建議,包括若市場與公眾利益背道而馳,必須先發制人,引導市場重回正軌;小心提防金融中介機構私營與公眾利益衝突;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3月07日

版權條例拉倒 政府議員互責
蘇錦樑引《倚天》:認住呢班罪魁禍首

... 示,政府的責任是根據公眾利益,做足諮詢和研究,將一條最成熟最平衡的草案交到立法會審議,「這工作已經做足。」 陳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3月05日

學者:政府是幫兇

... 廣播到4月1日是符合公眾利益,避免出現空窗期令市民失去選擇。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拆局2016年03月04日

警方刑事調查朱經緯案

...  代表警方的律政司以公眾利益為由,要求5間傳媒交出與「七警案」以及公民黨成員曾健超被控襲警兩案相關、未經剪輯的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16年02月20日

削減醫療開支其心可誅

... 成員加入醫委會以代表公眾利益,發揮適當監察作用,已是全球大勢所趨,在英國非業界成員人數甚至比業界代表為多,偏偏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大班人語鄭經翰2016年02月19日

上訴港視覆核得直 行會辯稱程序公平

... 限,強調當時是考慮到公眾利益、市場環境、承受能力及可持續性,最終決定只增加兩個牌照;又重申政府當年已向港視表明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2月18日

豺狼小人當道 制度完善亦徒然

... 票增加收入,最終損害公眾利益,但有關監管機構卻視若無睹,任由港鐵高層胡作非為。 至於為確保市民公民權利而改革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大班人語鄭經翰2016年02月05日

頁數:1...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