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719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36

生金蛋

... 語言為希伯來語;當地出生率高達2.54,不僅高於2.00標準值,更是已開發國家中出生率最高。猶太人生於憂患,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天瑜2023年10月27日

生育清零

港府針對出生率低而派錢,不是無用但作用不大,因為生育與否,錢是考慮之一,但錢以外的考慮更多,何況2萬元真的不知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DNA羅耕2023年10月27日

我出豉油你出雞

... 窮人佳音。 既然香港出生率全球最低,那麼生仔獎賞不該吝嗇。看看新加坡,誕下第一名及第二名新生嬰兒的父母可獲約5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嚮往發呆林創成2023年10月27日

《施政報告》具導向性 成效卻難立竿見影

... 善誘,全球最低的香港出生率恐怕在可見之未來不會顯著提升。 樓市「減辣」又該當如何理解?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由三年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3年10月26日

派錢何用?

... 的一輪怎也來了。針對出生率無疑方向正確,但人皆心知肚明,有好搵錢前景和生活制度之地尚且出生率跌,香港兩大皆空,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財經DNA羅耕2023年10月26日

房屋政策是鼓勵生育的核心

... 中一個重要部分。香港出生率從1981年的每一千人有16.8名嬰兒下降至2022年的0.7名。要提高生育率,南韓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胡恩威2023年10月26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冀引導社會明白須提升生育率

... 個夠晒數」,當時擔心出生率太多,雖然市民不會因為政府宣傳而改變個人生育理念,但相信整體的導向性會有一些影響,因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25日

【施政報告】向新生嬰兒派2萬現金 為期3年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表示,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本港夫婦平均子女數目下降至2022年的0.9名新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25日

林正財:稅惠谷生育更有效

... 日稱,香港人口老化、出生率低,支持當局推出鼓勵生育措施,形容財政鼓勵是「心意」。他續說,相信對很多母親來說,最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3年10月24日

2023年《施政報告》建議

... 育孩子,改變現在香港出生率極低現象,長遠可增加香港人口。 三、開放內地高中及大學學生來港就讀 內地高中學生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直資人語林建華博士2023年10月21日

利誘生育聊勝於無 配套支援亦該果敢

面對愈來愈嚴重的出生率低和人口老化問題,特區政府終於準備祭出「利誘生仔」的招數。消息指出,行政長官李家超下周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3年10月20日

團結基金倡院校增收非本地生

... 上香港勞動人口流失及出生率低,建議港府提高各院校學位非本地生限額,除了招收內地學生,亦可向東南亞及「一帶一路」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3年10月20日

新加坡百萬引誘生育率仍低

... 都投入大量資金來穩定出生率,方法包括延長親職假、向父母提供優厚的現金津貼、提供兒童津貼,以及大舉擴展公營幼兒照 ...全文

今日信報政壇脈搏2023年10月20日

團結基金建議提高各院校學位非本地生收生上限

... 上香港勞動人口流失及出生率低,建議香港政府提高各院校學位非本地生收生上限,除了招收內地,亦可擴大至東南亞及「一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23年10月19日

失業率降至5% 收入實增5.9%

... 現很多深刻變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快,總的人口數量也在發生變化。 他解釋,去年人口總量第一次負增長,但要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3年10月19日

國統局:人口結構現深刻變化 總人口量還是較大

... 現很多深刻變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快,總的人口數量也在發生變化。 不過他也稱,要強調指出的是中國總人口量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10月18日

打造可持續人才友善之港

... 人口的三成六;未來因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長動力主要來自預計的152萬淨移入人口;此外,整體勞動人口的人數在上升至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泛舟論章劉炳章2023年10月18日

人工智能助解決勞動力不足

... ?錢、科技發展進度、出生率、職員平均工作能力是影響僱主會否用人工智能取代員工的因素。 坦白講,現在人工智能的能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型格理財Anson Sir2023年10月14日

雪與不雪之抉擇 雪卵把生育能力「定格」

香港出生率錄得有紀錄以來新低,有建議指政府可以參考新加坡、日本等地,推出更多鼓勵生育的措施,包括資助婦女接受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杏林手記駱紅醫生2023年10月13日

內地穩樓市 香港應跟隨

... 經濟不景,結婚人數及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加上「辣招」趕絕投資者,二手交易持續陷入低迷。而大量公屋、居屋興建及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石禮謙2023年10月13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3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