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7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屈臣氏對今年港零售市道樂觀

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倪文玲表示,對今年本港零售市道樂觀,相信消費會繼續好轉。她又預料,今年零售數據不會再下跌 ...全文

即時新聞香港財經2018年02月05日

中信資本:中國今年最大風險源自國外

... 續,對公共開支以外的消費會否繼續增長,有待觀察。他認為相比着眼於經濟增長數字,更應關注高質量發展。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8年01月15日

6790億美元

... 月和12月的購物旺季消費會較去年增加4%,至6790億美元。網購興起,這筆消費有多少會落入實體零售店的荷包,就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一周最足數2017年11月25日

【信報月刊】不敵內地真中產 港人勢「捱貴菲」

... 另一個沉重負擔,中產消費會轉弱。」國內市場龐大,一旦菲傭需求增加,將對香港打擊大。「即使香港在其他東南亞國家輸 ...全文

2017年08月31日

失業率跌美股勁 債市最傷是美英

... ,若失業率上升,個人消費會下降,自然間接影響經濟增長。然而以三地來看,個人消費佔GDP較高的是美國,其次是英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圖理滿文袁沛儀2017年04月06日

旅發局料今年訪港客再跌2.2%
一周一行續影響 全力吸引過夜客

... 預計,今年過夜客人均消費會進一步下跌5.2%,至6256元。 今年總推廣預算近4億 香港旅行社協會當然委員胡兆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02月22日

負面情緒漸減退 大摩力吹A股牛

... 2030年,內地人的消費會由目前4.4萬億美元增至9.7萬億美元,服務業佔GDP 60%,接近美國的水平。至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信筆攻略習廣思2017年02月15日

港金飾銷售 逾兩年首見增長
12月零售僅跌2.9% 今年難望大改善

... 令市民供樓開支增加,消費會轉趨審慎,全年平均計算,零售數據未必有增長。 零售業對未來市道審慎 另外,希慎興業(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7年02月04日

安踏銷售有望跑贏同業
內地運動人口增 勢惠及體品行情

... 經濟增長放緩,但個人消費會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運動鞋類及服裝銷售額將增至2540億元(人民幣.下同)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01月13日

酒店零售業界看淡市道
十一黃金周內地客料減三分一

... 萬元水平,期望內地客消費會跌定;不過,旅客消費很難會回復以往水平;今年第三季生意額按年跌20%至30%,未見市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9月26日

亞股強勢反彈 察轉變尋機遇

... 臨,憧憬農村及城市的消費會出現較高的增長,加上商品及服務稅(GST)的推行,令投資者情緒提振不少,惟目前印度市 ...全文

財富管理亞洲(日本以外)2016年08月26日

亞洲股反彈 風險資產尋回報

... 季,憧憬農村及城市的消費會出現較高增長,加上商品及服務稅(GST)的推行,令投資者情緒提振不少,惟目前印度市場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灼見陳致洲2016年08月26日

大快活多賺40%贏同業
內地虧轉盈 送餐旺晚市

... 高於50元,相信人均消費會高於大快活的33至34元。他強調,公司只會集中發展1至2個品牌,不會像同業以多元化品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6月30日

巨大公共衞生威脅 煙草

... 少約7%,有些國家的消費會出現高達16%的下降。只有29個國家(佔世界人口的12%)在全國全面禁止一切形式的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靈方妙藥鄭綺雯藥劑師2016年06月24日

本土消費乏力 零售再跌7.5%

... 線員工佣金收入減少,消費會趨審慎。鄭偉雄直言:「本土消費係今年先轉弱,真正開始影響消費市道,呢個影響唔會咁快停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6年06月01日

巴黎戴高樂機場 推粵語禮賓服務

... 新服務後,旅客的平均消費會否再提升。她指出,巴黎戴高樂機場每年接待約5000萬名旅客,當中有22萬名香港旅客;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5月04日

穆迪標普下調華評級 官媒指人為製造緊張

... 資比例有下降的趨勢,消費會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評論最後指出,面對西方評級機構下調展望,「中國當以平常心視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6年04月05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