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8 個結果
頁數:1

藉金融工具助經濟轉向消費驅動

中國經濟近年持續疲弱主要原因之一是居民消費不足或消費疲弱,所以,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大力提振居民消費作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宏觀中國易憲容2025年03月22日

北京廢止離異夫妻3年內不得購房政策

北京市住建委官方網站顯示,該市《關於進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購政策的公告》已處於失效狀態。 該公告自2021年8月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4年03月27日

內房銷售今明年料各挫一成
瑞銀:短期低位穩定 跌幅將收窄

瑞銀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隨着中國房地產政策的持續和預期進一步放鬆,加上家庭收入增長的溫和復甦,估計內地房地產銷售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3年10月05日

瑞銀料內房銷售數月內漸企穩 明年跌幅收窄

瑞銀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隨着中國房地產政策的持續和預期進一步放鬆,以及家庭收入增長的溫和復甦,預計房地產銷售將在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10月04日

廈門放寛限購 部分地區不審核購房人資格

再有內地二線城市發布房地產調控放鬆政策。廈門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在集美區、海滄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9月19日

官媒:限購調整應堅持房住不炒原則因城施策

內地官方媒體《經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在目前房地產市場形勢下,取消或調整限購對於提升市場活躍度,促進市場企穩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9月13日

鄭州取消二環內限購 解除銷售年限

內地更多省會城市加入放鬆樓市限購的隊伍。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住建局宣布,取消二環內住房限購政策等購房消費限制性規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9月13日

濟南青島全面解除限購限售

內地更多二線城市加入放鬆樓市限購的隊伍,山東省的青島、濟南全域取消限購和限售。 「青島住房和城鄉建設」微信公眾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9月11日

官媒:限購限售已不合時宜 因城施策盡快取消

內地官方媒體《證券時報》頭版評論文章稱,為進一步提振中國房地產市場、穩定有潛在購房需求群體的信心和預期,非一線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9月06日

內地延續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稅政策

為繼續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中國財政部等三部門發布關於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自明年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8月25日

京滬廣深房策調控會議傳本月召開

內地《經濟觀察網》引述消息報道,京滬廣深的房地產政策調控優化會議,即將在8月召開。 報道稱,為了獲准調整「4限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8月09日

內地12月百城房跌幅擴大 連跌6個月

... 。報告指出,雖然去年中國房地產政策迎來實質性放鬆,但當前市場信心依舊不足,全國樓市整體仍處深度調整期。 報告數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01月01日

澳新銀行料內地房產政策不會現重大調整

... 計即便中共二十大後,中國房地產政策也不會發生重大的調整,需要關注政府是否會繼續承認房屋「商品」屬性的重要性。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2年09月26日

加息初期股市影響微 看好中港市場

... 香港房地產行業在未受中國房地產政策影響下,良好資本管理及具抗禦能力的香港企業可看高一線。澳門博彩業在新冠變種病 ...全文

財富管理基金2022年04月13日

中國遏樓價恐歷「伏爾克時刻」

... 嫌,因為他們早已習慣中國房地產政策的起起落落,但這次情況可能不一樣。 他稱,鑑於中國收緊房地產行業政策、遏制房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21年08月26日

國稅總局原副局長:限購等房產政策有缺陷

... 019年年會上指出,中國房地產政策需要符合中國國情。他稱,中國城鎮化的過程正在演變中,長期來看,一二線城市的房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9年03月29日

旭輝多賺58% 息7仙

... 董事林中表示,下半年中國房地產政策及銀行流動性將持續收緊,地方政府未來預期會積極供地,促使二線及優質三線城市的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2018年08月16日

限購措施升級 樓價漲不了?

... 論則相對溫和一點,指中國房地產政策收緊並非「迫在眉睫的風險」,而且地方政府推調控舉措,並非要讓樓價大幅回調,而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16年10月06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