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07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法財長警告中國廉價品出口過剩威脅全球經濟

... 經濟,表明將繼續監察中國產能過剩的潛在負面影響,並正考慮採取措施,以確保競爭環境公平。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5月27日

G7財長抨華產能過剩損成員經濟
豁免快到期 美對200種中國產品恢復徵關稅

... 報稱必要時採取措施 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成為G7財長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集團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對貿易事宜採取平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4年05月27日

G7財長會議關注中國產能過剩

七國集團(G7)財長在意大利召開的會議結束,會後發表13頁聯合聲明,提及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關注中方以非市場政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5月26日

【國際早班車】戴蒙承認摩通在中國發展道路艱難

...  耶倫冀歐美共同反對中國產能過剩 惟毋須齊徵關稅美國財長耶倫在意大利參加G7財長會議前稱,產能過剩並非僅中美之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5月24日

耶倫冀歐美共同反對中國產能過剩 惟毋須齊徵關稅

美國財長耶倫在意大利參加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會議前表示,產能過剩並非僅中美之間的議題,低價出口傾銷同時威脅包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5月23日

外交部:美炒作中國產能過剩本質屬保護主義

美國財長耶倫呼籲美歐聯手對抗中國的過剩產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多次闡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市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5月22日

5則必讀新聞:港股止連升收吐415點

... 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美國和歐洲需要聯合起來,以「戰略性方式」回應中國的產業政策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5月21日

耶倫: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

美國財長耶倫表示,美國和歐洲需要聯合起來,以「戰略性方式」回應中國的產業政策,以保持大西洋兩岸製造商的生存能力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5月21日

美國大選年 打壓中國不停手

... 美國企業只能透過指摘中國產能過剩並要求美國政府加徵關稅,以便把國內不滿的聲音轉移至中國。 在經濟發展層面,自由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冷熱財庫辛思維2024年05月18日

中國做強內循環 何懼美歐加關稅

... 態乃意料中事,美國以中國產能過剩損害全球為由,貿易壁壘不斷延伸,下一步必然是對鄰國墨西哥軟硬兼施,防止中國電動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社評社評2024年05月18日

謝鋒:中國不干預美大選 反對美操弄中國議題

... 自己的腳。 他強調,中國產能過剩是個偽命題。中國新能源產品廣受歡迎,靠的是持續技術創新、完整產供鏈體系和充分市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4年05月17日

美對1400億中國進口產品加關稅
拜登拒華主導供應鏈 電動車徵100%

... 平競爭環境;美方針對中國產能過剩採取的措施有針對性,而非全面行動,她與其他美國官員已提前知會中方。 正角逐總統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24年05月15日

拜登不守諾 貿戰恐升溫

拜登果然如事先張揚般,宣布提高對18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徵收更苛刻的新關稅。受影響的包括電動車、鋰電池、半導體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4年05月15日

A股續回調 遊戲汽車板塊逆市炒

... 於成本,所以不斷指摘中國產能過剩,並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 於電動車領域上,中國品牌表現的確不俗。乘聯會此前公布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4年05月15日

商務部:炒作產能過剩論本質是「雙標」新伎倆

中國商務部在網頁指出,近期一些國家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指摘中國新能源產業依靠補貼大量出口,過剩產能衝擊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4年05月14日

美擬加徵電動車等關稅 耶倫:中國反應料大

... 。 耶倫稱,美國針對中國產能過剩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應該是有針對性的,而不是廣泛的行動。 央視報道,對於美國政府 ...全文

即時新聞國際財經2024年05月14日

資金市輪流炒 慎防「灰犀牛」出現

... 力大,令美國藉口指摘中國產能過剩並影響其本土工業,預料5月出入口貿易持續在去年基數較低下有不錯升幅,亦是本欄看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股論策陸文2024年05月14日

【私銀觀】另一場中美貿易爭端迫在眉睫

... 主要貿易夥伴所稱的「中國產能過剩論」,而強調本國在尋求發展「新質生產力」應對國內的經濟挑戰。 中國或推針對性反 ...全文

財富管理市場分析2024年05月08日

新一輪中美貿易爭端迫在眉睫

... 主要貿易夥伴所稱的「中國產能過剩論」,強調本國在尋求發展「新質生產力」應對國內的經濟挑戰。 我們認為,中國對於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市場觀點李智穎2024年05月08日

電動車出口不言退 擴大開放有商量

... 美國早前指稱的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習主席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三方會晤中再反駁,指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4年05月08日

頁數:1 2 3 4 5 6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