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 個結果
頁數:1

除夕不放假 超級黃金周

... 年9月底至10月初「中秋國慶黃金周」是例證),總有一些旅遊需求會溢出到香港和澳門。但港府及旅遊業界須提早做好接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新聞點評高天佑2023年10月27日

楊潤雄:需追回整體旅客數字 籲市民態度客氣些

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黃金周內地旅客未重回疫情前水平。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接受有線新聞專訪時承認要追回整體旅客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14日

通縮疑慮未消 再度雙降可期

... 政策自8、9月推出,中秋國慶黃金周之後復市的一周,滬指、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續錄得周線兩連跌,按周跌幅分別為0.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3年10月14日

金股跑贏三桶油 內需板塊有沽壓

... 一步上揚。 內地8天中秋國慶黃金周完結,期間的旅遊及消費等數據參差,相關板塊呈個別發展。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金融峰景恒昇2023年10月10日

內地黃金周首7日旅遊收入增1.3倍

央視引述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報道,內地中秋國慶黃金周前7天,國內旅遊收入6680.9億元人民幣,按年飆升1.3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23年10月06日

全國鐵路中秋國慶假累計發送逾億人次

... 萬人次。自9月27日中秋國慶黃金周運輸啟動以來,已累計發送旅客1.14億人次,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鐵路部門提示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0月04日

GDP「保5」靠內需 汽車旅遊齊發力

... 歷3年疫情後,今年的中秋國慶黃金周肯定有爆炸及報復式復甦。文化旅遊部周六(9月30日)作預測,這次「雙節」國內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3年10月02日

姚柏良料黃金周百萬內地客訪港

內地中秋國慶黃金周今起揭開序幕,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估計有約100萬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 姚柏良預期今次黃金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29日

長假前大市呈起伏 最差日子料過去

港股第三季反覆向下,臨近中秋國慶黃金周的長假期,上星期一度再考驗年內低位,市場憧憬或現雙底走勢,但估計9月偏軟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股論策陸文2023年09月26日

市場聚焦黃金周 消費板塊當炒

... 的地開放後,預計這次中秋國慶黃金周,出境遊人數或超出「五一」長假期約500%,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已超過2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3年09月25日

CPI及PPI走勢 樓市復甦是關鍵

... 由此推斷,至10月的中秋國慶黃金周時,核心CPI亦有望「見底」回穩,更重要還有,CPI自2月至6月連續5個月按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3年08月10日

中秋消費難厚望 內需還看三部署

... 復甦。 資金周四雖趁中秋國慶黃金周的「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炒作旅遊消費概念(周一至周四分別炒天然氣、化工、半導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22年09月10日

西安外大封校管理不善 學生集體抗議
防疫措施過嚴礙生活 沸騰怨氣恐蔓延各地

... 格的封閉式管理,加上中秋國慶黃金周8天假期被縮短,部分學校僅放假一天,不准回家,導致眾多大學生積壓怨氣。 宿舍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新冠肺炎2020年09月22日

內需加速反彈 汽車內航搶灘

... 不足兩周,內地將迎來中秋國慶黃金周,假期長達8天,有望迎來新消費高峰。商務部正在全國舉行消費促進月活動,已有1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滬深港日誌譚曉涵2020年09月18日

風捲「天長地久」海未枯石爛

... 景點被此次颱風摧毀,中秋國慶黃金周將不對外開放。其中大梅沙前往南澳的金色海岸碼頭整體被毀,海濱棧道受損嚴重,沙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18年09月19日

內房股仍有炒作空間

港股在內地中秋國慶黃金周休市期間,藉央行定向降準刺激,周二及周三連續兩日爆升,令恒指今年來漲幅已逾25%,並創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神州最前線穆真2017年10月06日

習奧會具維穩效應

... 季結,加上一段接連的中秋國慶黃金周是頗長的A股假期,令港股短期缺乏任何具實質性的方向啟示,期待10月份美國落實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談股論策陸文2015年09月29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