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74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私家醫院用藥方針

在治療過程中,就算沒有出錯,總有機會出現一些我們不想出現的反應,例如藥物的副作用、藥物敏感、靜脈注射位置腫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9年01月22日

不是醫生睇漏眼

許多嬰兒的狀況並不會在出生後馬上出現,而是到了之後的檢查才發覺,有些父母會以為是第一個醫生「睇漏眼」,其實不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9年01月08日

鼻敏感在冬季

大家都知道敏感症是會遺傳的。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敏感的話,孩子有三分一機會會有敏感;如果父母雙方都有此情況,孩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12月25日

大人也逃不了的病

父母常會為孩子添衣服,因為怕孩子着涼。所以,這個世界有一種凍,叫做「阿媽覺得你凍」。大人很多時自以為抵抗力較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11月27日

十字路口心態

我們看一件事情,感覺很視乎我們當時的位置。如果我們是第三者,表達任何意見都會較輕鬆,因為我們是獨立的。如果我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11月13日

眼紅就要用眼藥水?

雙眼是非常重要的,眼睛不適其中一個最容易留意到的病徵就是眼紅,很多人因此而感到不安,並要求醫生處方眼藥水「治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10月30日

菠蘿包沒有菠蘿的原理

如果你有留意香港的茶餐廳,近一兩年已經修改餐牌,希望避免海關控告某些食物的名稱有誤導消費者成分,例如沒有石斑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10月16日

張開口呼吸

我經常鼓勵父母和其他照顧孩子的人,多用眼睛去觀察孩子,用心去感覺孩子,用手去觸摸孩子,因為只有透過這些方法才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10月02日

不要這樣肥肥白白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出生後的嬰兒達到某個重量,因為在某程度上代表孩子「健健康康」。這是合理的期望。可是,如果這些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9月18日

接受孩子患哮喘

讀醫科的年代,眾多科目中,總有一些科目受我們「鄙視」的,因為我們當時看不到其真正的價值或「考試價值」。直到工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9月04日

嬰兒可以用藥嗎?

沒有人喜歡服藥,但如果服藥後可以快點康復,一般人會樂意遵從。可是,如果生病的是孩子甚至是初生嬰兒,父母往往會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8月21日

呼吸聲 哭泣聲

還記得太太懷孕時,證明胎兒是有生命跡象的東西是心臟。我們在超聲波的影像上見到有個東西在跳,若用上特別的儀器,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8月07日

猴棗散這次幫不了

潮流興懷舊,很多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習慣再被包裝後推出市場,其中一種就是「生活中藥」。這類中成藥會以老字號作為招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7月24日

自以為「病」

如果你閱讀報章和網上的資料,相信會見到不少人提及兒童言語發展障礙在香港非常普遍。這是一個事實,不過,不代表普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7月10日

懷孕哺乳要與世隔絕?

如果說分娩後一個月內的婦女不可以洗頭,你作為現代人會有什麼想法呢?相信不會苟同。以往的生活環境容易讓婦女着涼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6月26日

每天都要排便

「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是一句常用的廣東話。這句話背後有着深奧的哲理。我們常常忘記自我檢討,以致不停地批評別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6月12日

台灣航空麻疹疫情

今年3月底4月初,台灣虎航麻疹傳染疫情不斷擴大,到我閱讀報章當天,至少有11人受感染,確診個案牽連17個航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6月05日

運動好就是體適能好?

如果你打算去買新手錶,你可能會考慮一隻可量度和記錄身體狀態的電子手錶。保持自己健康狀態是現今的潮流,運動固然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5月29日

肺炎一定要服抗生素?

「沙士」過後,大家一聽到肺炎都特別提高警覺。另一方面,提到肺炎,大家也不難想到抗生素治療。如果醫生告訴你孩子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5月15日

他究竟聽到我說話嗎?

「愛不釋手」是形容我們不願意放手,讓心愛的東西離開我們。對於新手父母,初生嬰兒就是他們「愛不釋手」的寶貝。父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小兒科張傑醫生2018年04月17日

頁數:1 2 3 4 5 6 7 8 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