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8 個結果
頁數:1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攜手走上健康生活跑道

... 理先導計劃」(簡稱「慢病共治計劃」)。 該計劃已於2023年11月中正式開始,主要為4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修仲瑩醫生2024年06月27日

盧寵茂談牙科街症 指烏托邦才免排隊

... 盧寵茂表示,檢視擴大慢病共治計劃涵蓋病種時,乙肝在考慮之列。 會上亦提到政府2021年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目標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4年05月11日

慢病共治計劃約四成參加者患糖尿或高血壓

... 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就慢病共治計劃稱,約2萬名已完成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的市民中,有約8000名,即接近四成被診斷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5月10日

慢病共治計劃逾1.73萬人參加 獲配對家庭醫生

醫務衞生局去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沒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配對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01月21日

新年願望

... 血壓,親友已同意參加慢病共治計劃,亦配對好私家醫生,但據說所選的醫生太忙,超過兩星期仍未能安排約見,而要另選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志在天地青斯2024年01月06日

李夏茵:加強地區康健中心作為醫療健康資源樞紐角色

... 1萬名市民登記參加「慢病共治計劃」。在計劃下,巿民會與自選的家庭醫生配對,現時共有逾470名家庭醫生參與計劃,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2月15日

健道同行

本月13日出席了「慢病共治計劃」的啟動儀式。盧寵茂局長在致詞時說:「計劃啟動至今,近30間私營醫療機構、逾4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醫策縱橫馮康醫生2023年11月21日

彭飛舟:慢病共治計劃首周約3600人網上預約

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在電台節目表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自本月13日推出以來,市民反應相當熱烈,截至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1月18日

彭飛舟料慢病共治計劃參與醫生人數續增

政府下周一(13日)起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香港居民,可經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1月08日

慢病共治計劃 下星期一推出

政府下周一(13日)起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香港居民,可經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短訊2023年11月07日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周一推出

... 巿民選擇配對。 在「慢病共治計劃」下,合資格人士將透過共付模式,自行負擔一定的共付額,並在政府資助下於私營醫療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1月06日

慢病共治計劃月中推出 彭飛舟冀建立管理及篩查系統

政府將於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自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11月03日

慢病共治更換醫生 彭飛舟:須等半年

... 00萬人患慢性疾病,慢病共治計劃不設人數上限,希望今次先導計劃至少能篩查20萬人。醫務衞生局策略採購統籌處總監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10月02日

慢病共治計劃助及早發現治療 當局冀20萬人參與

政府將於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自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30日

慢病共治計劃11月中推出

... 藥物作長期跟進。 「慢病共治計劃」以共付模式運作。在篩查階段,政府會承擔全數化驗費和資助196元診症費,參加者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9月25日

盧寵茂招募家庭醫生參與慢病共治
各地區康健中心擔當聯繫統籌角色

... 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現正積極招募家庭醫生參與,各地區康健中心將是巿民參與的第一接觸點,擔當聯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3年09月06日

醫學會成立小組支援參加慢病共治計劃醫生

政府將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為45歲或以上市民進行慢性病篩查,並補貼到私營市場接受治療。醫學會會長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3年08月19日

【信報月刊】發展基層醫療防爆煲 彭飛舟:有病看病已太遲!

... 說:「今年第四季推出慢病共治計劃,資助高危人士於地區康健中心篩查高血壓和糖尿病,再轉介給家庭醫生跟進。」 同時 ...全文

2023年07月04日

頁數: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