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736 個結果
頁數:1...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股權結構與公司創造力關係

... 知,華為一直毫不吝嗇搶人才,員工工資比市價高,分紅更是十分「和味」,說不定上市後利潤更高,他們還會更努力工作呢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經濟3.0梁天卓2019年03月08日

【信報月刊】八成「港漂」留不住 產業單一失狀元

... 口紅利」,不斷出招「搶人才」,如「秒速落戶」、送「人才公寓」、給獎金等﹝,「港漂」留港的意欲更低。 原文請閱2 ...全文

2019年02月09日

由盲搶潮到抵押風

... 在香港搶地、搶資產、搶人才,如今水喉鎖緊,未來日子各方面轉趨緊縮也幾乎是鐵一般的事實,大家要面對現實及作好心理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8年10月25日

創科加碼280億 力拓高端製造業
再工業化撥20億 引廠商建智能生產線

... 鄧淑明直言,全世界都搶人才,但相比去年的500億元,今年只投放280億元,創科資源比去年少。她直指報告沒長遠願 ...全文

今日信報要聞2018施政報告_創科社會2018年10月11日

摩通挖谷歌AI猛人過檔

隨着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金融業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更多創新和巨變。各投行都不敢怠慢,紛紛重金搶人才。據CNB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中環解密凌通2018年08月30日

應科院育創科專才 大數據人工智能最渴市

... 嗎? 楊:全世界都在搶人才,這對創科而言肯定是最重要的元素。應科院其中一個使命,便是為本地培育更多人才。任何創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8年06月08日

優先培訓本地科技人才為正途

... 斷報道內地各級城市瘋搶人才落戶的情況,甚至有送房屋單位、為配偶安排工作的進取做法。 另一方面,香港不少企業面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莫乃光2018年05月24日

發改委:不存在勞動力總量不足問題

... 個城市陸續出台措施爭搶人才,孟瑋指出,這體現了傳統城市發展觀念的調整。隨着各大城市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新增的 ...全文

即時新聞中國財經2018年05月16日

大灣區創科競賽 香港如何定位?(上)

... 會跟着機會走。 全球搶人才 香港處劣勢 隨着全球創科發展競爭更劇烈、技術要求不斷提升,創科人力資源成為國家間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專業議政莫乃光2018年04月26日

全球風投集資1.2萬億新高

... 新高。 AI收購勁為搶人才 儘管交易量按年遞減,惟不同融資階段的全球交易額中位數(Median)均錄得一定程度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8年01月24日

有膽就賣樓

... 追擊,大肆擴張,加薪搶人才。此時平均薪酬才開始解凍,資產價格起始上升。往後的日子,早前的過剩產能全被消化,企業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計量分析軒熙爸2017年11月24日

北京成立千億科技創新基金

各地紛設基金搶人才發展尖端科技,繼浙江日前創立「之江實驗室」後,北京市科技委15日宣布成立總規模達1000億元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簡訊2017年09月16日

培育初創需有自己平台 創新板不容再拖

... 都有很大競爭,正在「搶人才」,他們都推出不同政策吸引專業人士。上市層面而言,美國納斯特可招徠科企;另一個層面, ...全文

今日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 創科鬥室2017年09月15日

鬥長命的殺戮戰場

... 也加入戰場,搶訂戶、搶人才、搶版權,蘋果首次自製影集,將在Apple Music平台播放;Google也和電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俺俺占占老占2017年06月23日

盲搶潮會否變盲腸炎?

... 紅色資金也同時在香港搶人才,這情況就好比10年前,大批中資金融企業殺入香港一樣,高薪挖角,現在這股挖角風潮也正 ...全文

今日信報理財投資堅‧離地城林日彥2017年03月06日

深珠銀彈搶人才 港科園反對跟隨

面對深圳、珠海推出多項補貼、獎勵吸引企業及人才進駐,香港科學園科技創業培育計劃主管莫偉軒對此的看法是「唔覺得鄰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兩岸透視2016年07月06日

頁數:1...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