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403 個結果
頁數:1...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獨立音樂也是政治問題

早前撰文, 說香港人只懂吃而不懂味;也斯說味是記憶、是生活、是選擇,味是深層次的事,並不止於口腔快感。此時此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黃津珏2015年03月09日

難道電影人才不須培訓

近年南韓文化在全球流行是不爭的事實,亦即俗稱的「韓流」。南韓電影是主要帶動「韓流」興起之始,於1993年南韓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蕭超杰2015年03月02日

那場派瓶裝水的農業諮詢

新春佳節,一年之首,是時候談談農業。 政府去年底終於宣布「就現行農業政策進行檢討」,提出四大方向「推動本地農業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陳茂根2015年02月23日

扭曲的古蹟保育

生活質素與身份認同,成為公民社會近年的核心價值;不論古蹟或社區,從天星、皇后、菜園村到新界東北等大型運動,「保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袁智仁2015年02月16日

獨立影像百花齊放有傘有聚

一年一度由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將於2月10日開幕。 有人說:電影不分獨立和不獨立,只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歐陽檉2015年02月09日

落實「培育人才始於教育」

今年發表的《施政綱領》第六章「教育、人口及人力資源」開首便指出「人力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亦是促進香港社會和經濟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蕭超杰2015年02月02日

別再設下動物地雷

過去一周,對動物保育界來說,既繁忙,又哀傷——多個動物團體接連收到流浪狗誤踏捕獸器以致嚴重受傷的個案;一貫採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梁美寶2015年01月26日

影像隔膜—也談青年問題

自工作室搬離灣仔(由良心業主租予非政府組織和藝術社團)的富德樓後,便很少踏足時代廣場。2008年那一波借藝術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梁寶山2015年01月19日

請別刪去通識科視野

近代通識教育的出現,是源於歐美學者認為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過於專門,知識遭嚴重割裂,通識教育出現的目的,是希望能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蕭超杰2015年01月12日

讓農業重新經世濟民

農業作為人類的生產和經濟活動,至少已有一萬年歷史,早於絕大部分現今或史冊曾記載的統治或政治形式。 然而,流行的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周思中2015年01月05日

空間覺醒的前雨傘運動簡史

... 14年10月13日「文化論政」欄)而這股文化慾力最能體現於市民大眾對於空間的覺醒與想像。 空間覺醒有段古 事實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小西2014年12月29日

50年不變的青年觀須突破

歷時70多天的「雨傘運動」,對香港的民主發展是否開創了新的進程,對公民社會是否提供了新的養份,此刻任誰所作的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邱瑞玲2014年12月22日

社交媒體的佔領運動

「雨傘革命」七十五天後,警察12月11日到金鐘清場,其「陣地佔領」階段可說結束。「佔領」期間,社交媒體發揮起重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高洛文2014年12月15日

教育製造還是解決貧窮?

特首梁振英出席扶貧委員會有關貧窮線的會議後指出,參與「佔領運動」的青年有很多訴求,當中包括政治、個人事業、生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蕭超杰2014年12月02日

尋找隱世噴水音樂人

民建聯觀塘區議員潘進源構思在觀塘海濱花園興建音樂噴泉,噴泉除有音樂,還有鐳射激光、動畫燈光及音響等效果。民政事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黃津珏2014年11月24日

沒有監察的教育商品化

香港城巿大學專上學院於本月14日正式宣布與澳洲卧龍崗大學達成結盟,關注的學生組織均指出此舉名為結盟,實為城大「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蕭超杰2014年11月17日

雨傘運動重塑香港國際形象

在一些官員和權貴的言論中,「佔中影響香港國際形象」是一個不時手到拿來的論點。撇除這種厥詞背後的政治主張,它所要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歐陽檉2014年11月10日

香港為何要農業的八問八答

本月新界東北問題再成關注焦點,本欄特邀一位家庭主婦以有深度的日常用語,講解嚴峻的農業政策問題。 一、我習慣咗糧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黃麗明2014年11月03日

電影與媒體藝術應否分家?

一年前,文化界以選票選出代表自己的藝發局委員。一年過去,委員的工作已陸續上軌道,繼上月邀請視覺藝術陳錦成分享「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多文能2014年10月27日

引入事實婚姻 回應現實需要

自平等機會委員會今年7月展開「歧視條例檢討」公眾諮詢後,輿論主要聚焦兩處:一、《種族歧視條例》的「種族」定義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小曹、李敏婷2014年10月20日

頁數:1...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