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340 個結果
頁數:1...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今年錄得23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昨日,今年共錄得23宗登革熱個案,均為外地傳入,主要從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及越南傳入。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6月01日

垃圾黑點裝攝錄機試驗計劃將擴至全港

... 7月起,額外增加5個登革熱的病媒監測計劃地點,加強調查密度。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5月30日

新增登革熱患者 潛伏期曾到泰國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周五(20日)公布登革熱個案最新數字,在4月13日至19日期間,錄得一宗確診個案,病人於潛伏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城市天眼2018年04月21日

本港2月新增登革熱個案 患者曾到菲律賓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月2日至22日期間,錄得一宗確診登革熱個案,病人於潛伏期內曾到菲律賓。令今年香港至今錄得8宗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18年02月23日

認識城市傳染病威脅

傳染病一直是現代社會非常關注的健康議題,由過往在熱帶發展中國家常見的瘧疾、登革熱,到2014年在非洲爆發的伊波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黃喆2017年12月12日

菲查登革熱疫苗安全性

全球首支登革熱疫苗Dengvaxia爆出安全隱憂後,菲律賓宣布暫停接種計劃並展開調查,法國藥商賽諾菲(Sano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簡訊2017年12月05日

生命真的平等?

... 應該滅鼠?蚊子會傳播登革熱、日本腦炎,但基於人命和蚊命是平等,也應任由牠們吸血吧?依然有想不通的地方,也許是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麗都美識陳頌紅2017年12月01日

虎蚊羌蟎夏饕餮

... ,它白日逞兇,可傳播登革熱、Chikungunya Zika等熱帶傳染病,可致人死地。 8月中,法國已降溫。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花都拈花高潔2017年08月22日

預防日本腦炎 首要防蚊

... 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如登革熱、日本腦炎的風險。上星期本港新增一宗日本腦炎個案,為今年內的第四宗,由於患者在潛伏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陳穎欣醫生2017年08月10日

暑期旅行

... 蚊子亦會導致黃熱病、登革熱、寨卡病毒感染等疾病,這些疾病或會令患者患上嚴重併發症。 要預防這些由蚊子傳播的疾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以刀結緣湯偉聰醫生2017年07月31日

蚊患

夏天除了潮濕悶熱的天氣之外,令人最困擾的要算是蚊子了。牠們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更可怕的是,如果被帶有登革熱病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仁醫見梁寧恩中醫師2017年07月03日

云爾錄 : 白紋伊蚊指數升 3地區嚴重

... 指出,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也可傳播寨卡病毒,本月份錄得今年首宗日本腦炎本地個案及於4月份錄得今年首宗外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6月30日

云爾錄 : 白紋伊蚊指數觀塘最高

... 5%。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的主要途徑。 署方稱夏季有利滋生,上月展開今年第二期全港性滅蚊運動,在街巿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5月24日

巴西寨卡疫情緊急狀態結束

... 播的疾病,包括寨卡、登革熱等。   ...全文

今日信報EJ Global簡訊2017年05月13日

2017「防蚊蟲病毒」年

近年來,隨着登革熱、寨卡等蚊媒傳染病的高發,許多市民可說是「談蚊色變」。筆者在去年底,據近年全球氣溫走勢及「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易經三才伍懷璞2017年04月08日

春季蚊傳疾病恐變活躍

... 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等疾病的最新發展,並檢視全港控蚊措施,在雨季來臨前作好準備。 今年氣溫偏高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香江紀曉風2017年03月31日

2017年「五運六氣」解

... 此外,如蚊子傳播的「登革熱」等病毒,更是屢滅不止。中國南方地區地理氣候潮濕多雨、春夏多雨水,致使如南方等地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易經三才伍懷璞2017年03月11日

蚊子如何影響健康──寨卡病毒

過去幾個月,出現許多蚊子傳播疾病的報告。香港市民應該更加意識到蚊子傳播疾病的特點,如登革熱和寨卡,並採取有效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靈方妙藥鄭綺雯藥劑師2016年11月04日

養兒一百歲 長憂九十九

... ,結果顯示她並非患有登革熱病,可以出外旅遊。10月14日星期五,她一到埗便覺得非常不舒服,紅疹多了。找朋友介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食家講場大師姐2016年11月03日

點解會貧窮?

... 衞生環境,加劇瘧疾、登革熱病、腹瀉等問題,貧困社群的健康受損,不僅削弱生產力,亦會衍生醫療開支。 科學家早已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特別企劃陳美玲2016年10月26日

頁數:1...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