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51 個結果
頁數:1 2 3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如前文提及,劏房、籠屋及板間房等居住環境惡劣且不人道,隨着社會生活水平提高,有必要逐步隨時間規管、減少以至取締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8月10日

不能再拖的任務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月點出中央對香港的四個期盼,當中最為人矚目的,是希望在2049年(即建國一百年)之時,本港房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8月09日

為何社福開支大增仍難解苦困

近年談及社會福利服務,政府最常見的回應,便是當局過去數年公共財政投入倍增,展現對社會福利的承擔。然而,為何社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6月22日

漠視民生困苦的預算案

財政司司長最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事前多番強調政府面對巨額財赤,嚴重入不敷支,事前及早為公眾做好期望管理,勸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3月02日

安得工廈庇萬家

近年公營房屋持續供不應求,輪候編配公屋時間屢創新高,雖然剛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報告中指出,當局已覓得未來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1月25日

紓困未恒常化 扶貧難持續

根據最新貧窮報告數據,在恒常現金介入後,綜援住戶仍有15.6萬人處於貧窮境況,貧窮率仍達40.8%,貧窮率亦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1月05日

未來扶貧路應如何走下去?

政府早前公布最新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2019年本港貧窮人口多達149.1萬人(2018年為1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1年01月04日

政府領軍解決結構性矛盾

行政長官今年押後逾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各方翹首以待,等候中央批示重大政策,如何能帶領早已五勞七傷的香港走出困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12月02日

確立施政目標 還港人幸福未來

過去兩年,本港社會民生、經濟等各方面均遭受全方位打擊。2019年反修例事件引發社會嚴重衝突,警民之間的不信任、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10月08日

扶持靈活經濟 鼓勵新興行業

為應對疫情下就業嚴峻的問題,內地政府提倡發展靈活經濟。所謂「靈活經濟」,意即非長期職位,包括短期合約工、零散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9月30日

疫症過後如何發展經濟

新冠疫情蔓延至今逾半年,本港經濟活動大受影響,市面百業蕭條,經濟遭重創且嚴重下滑,首當其衝的自是各行業的打工仔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9月29日

張弛有道抑或寬緊無道

抗疫期間,雖然本地和世界各國確診、死亡數據,以及各式各樣的抗疫資料充斥,惟市民很容易會忽略一些重要的訊息。由於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9月05日

強化支援在內地生活的港人

近月新冠疫症在香港及內地情況大致受控,經過多月討論,粵港澳三地政府終在放寬強制檢疫上達成有限度的共識,稍後將推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7月03日

跨境居民困境折射三地政府協作挑戰

政府早前宣布延長禁止多於8人聚集的限聚令至6月18日,同時延長入境強制檢疫措施,將規限內地、澳門及台灣抵港人士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6月12日

如何應對疫症新常態?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至今已數月,超過350萬人確診和逾24萬人死亡,疫情較嚴重地區已由原來的中國內地,轉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5月04日

醫護罷工的再思

2月初,數千名公立醫院醫護人員進行了香港史上首次罷工,主要爭取政府「全面封關」,行動維持了5天。其間有反對罷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0年03月03日

如何展開具公信力的獨立調查

自上月政府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隨後的反修例運動延續至今已一個多月,除了要求撤回修例、平反暴動定性等訴求外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19年07月30日

如何從「分道」走向「同行」?

修訂《逃犯條例》引來的爭議不斷,示威者與警方的對峙曠日持久,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官民關係的撕裂,以及事件對社會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19年07月23日

施政報告應進取地處理深層矛盾(下)

深層矛盾二︰服務強調用者自付收回成本 忽略市民需要 除了前文提及公營服務市場化引發公眾對政府的深層不滿外,公共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19年07月13日

施政報告應進取地處理深層矛盾(上)

修訂《逃犯條例》事件激起逾百萬市民上街反對,現時情況稍見平靜,但社會上下仍躁動不安。特區首長的林鄭月娥,最新民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19年07月10日

頁數:1 2 3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