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90 個結果
頁數:1...2 3 4 5 6 7 8 9 10

潔癖小朋友

當我們從小教導孩子需要保持衞生,而學校的老師每天都嚷着孩子要洗手時,你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小朋友完全跟從長輩的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7月26日

手足口病八個煩

春、夏季節的來臨,除了人活躍起來,連病菌也會肆虐。其中一種病症將會在報章上重複報道的是手足口病。這種病會令患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7月12日

同理心培練班

我們作為父母,除了希望孩子能夠有好的學習成績外,還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品格和受人歡迎的性格。後者在現今經濟掛帥和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6月28日

怎樣令孩子少生病

如果你要為孩子祈福,你會要求什麼呢?大概是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孝順父母、活活潑潑、聰明伶俐、一帆風順等等。實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6月14日

手機成癮

以前在地鐵車廂內,不難見到有朋友會取出書本閱讀,現在見各人手中都拿着智能手機在看、在玩。卻見不到一個人會手握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5月31日

媽媽很煩惱

內地很受歡迎的電視劇《虎媽貓爸》描述一對父母在培養獨生女兒成材的心路歷程。作為父母就算不如劇中人遭遇,但是每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5月17日

食物敏感以外的「敏感」

每當肚子痛、腹瀉時,我們的自然反應就會想到是吃錯食物。如果情況不停地發生,我們便會想到可能是食物敏感。可是,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5月03日

父母心

人每天都要成長和學習,身邊每發生一件事情都足以令我們對事情改觀。這就是何謂同理心。即是可切實站在對方立場,並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4月19日

不可誤診尿道炎

「小孩無詐病」是我們處理孩子生病時的基本原則。但是,作為兒科醫生卻始終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兒童疾病初期的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4月05日

發燒的意義

自從「沙士」後,香港對個人衞生和傳染病的警惕大大增加。以往,全世界只有日本人在生病時會戴口罩。學校是一個高危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3月22日

家中暴君

見到網上有不少人會上載孩子的作文讓其他人分享,當中除了不少有非常流暢的文筆外,更有趣的是內容。其中我不時見到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3月08日

該吃多少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肥肥白白。可是,真實的情況是,不是每個孩子都願意食很多奶,也不是每個孩子食多了都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2月23日

飲豆奶就沒有敏感嗎?

當孩子出生後,在許多父母心目中飲用的食物好像只有3種:母乳、牛奶製品和豆奶製品。而豆奶製品就像最後的選擇。可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2月02日

嬰兒濕疹處理

嬰兒濕疹只是嬰兒期的短暫問題,只要處理得宜,並不會有大問題。有別於成人的濕疹,嬰兒濕疹有6個特點:1.只在嬰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1月19日

零食「勿」語

近年零食店愈開愈多,只要你到街上逛一逛,一定見到四五間的蹤影。不只是指孩子,就算成人也很難抵抗這些零食的誘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6年01月05日

腸病毒又來

每年到秋冬的季節,很多孩子都會生病。父母除了擔心孩子生病時受苦之外,還會怕生病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考試。如果病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5年12月22日

兒童疫苗疑問

以往父母在產前或嬰兒講座中,最關心的是政府提供的疫苗和私家醫生的疫苗有何分別、是否要到私家醫生補打、在政府沒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5年12月08日

母乳代用品

你有聽過「母乳代用品」一詞嗎?最初聽見,我還以為是指什麼醫學上的營養液。原來只是泛指牛奶等嬰兒配方奶粉。雖然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5年11月24日

嗌飽

在某個程度上,孩子肥一點、高大一點就像在父母的成績表高分一點。正因如此,父母對孩子進食都特別關心。最常見的問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5年11月10日

原來我可以

我看過近年的文章,有不少人批評現代的社會喜歡將人「標籤」、「分類」。好處是當事人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裏,壞處是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科張傑醫生2015年10月27日

頁數:1...2 3 4 5 6 7 8 9 10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