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40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混沌少年時》揭示的校園問題

... 學校潛藏的嚴重問題:校園欺凌、網絡暴力與兒童心理健康。故事的核心人物傑米,一名年僅13歲的學生,最終涉嫌謀殺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震瞰人心林震醫生2025年06月09日

河伯論武

... 方是保障自己之道。 校園欺凌,往往弱者扔桌椅,因為本身戰鬥力差嘛;壞蛋識玩,引同學發難使用武器,告到老師那裏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千古江山余家強2025年06月07日

家校醫社 關注精神健康 讓孩子評在起跑線

... 所不容許,從而減少「校園欺凌」事件。 及早醫治 在醫治方面,其實醫護介入應放在最後,因為很多問題都不是精神科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25年05月27日

報告指近三成農村學生陷抑鬱風險

... 鬱風險驗出率上升。 校園欺凌添壓力 《報告》分析,大規模留守兒童因家庭結構破碎與情感支援缺失陷入困境,農村學校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5年05月10日

控同學性騷擾 女生索償12萬

... 校,提高打擊性騷擾和校園欺凌的意識。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5年04月26日

疑被同班男生性騷擾 平機會代表一中學女生興訟

... 和學校對打擊性騷擾和校園欺凌的意識,並提醒他們學生之間發生的性騷擾是違法的行為,會帶來嚴重的法律後果。 數據顯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5年04月25日

廣末涼子 四十大惑

... 校園偶像,不少都遭遇校園欺凌,像廣末涼子、木村拓哉等。一九九八年,是廣末涼子人生的分水嶺,那一年憑自薦入學考試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上下求索球千仞2025年04月12日

放下過去,迎接未來:不為選擇後悔

... 活。他在中學時期遭遇校園欺凌,曾多次請求父母幫他轉校,認為這是擺脫困境的唯一辦法。然而,因家庭經濟和實際考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心藥醫沈君豪醫生2025年04月10日

新年願望:喜歡自己

... 個案中,不乏學生承受校園欺凌、成年人抵受職場欺凌。此外,亦有求助者因為長期身處被否定及嚴厲批評的高壓環境:如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述樹窿蘇瑞雯2025年01月10日

初探善用人工智能應對校園欺凌

... 感到驚訝,可見AI在校園欺凌的應對上,以及在減輕人手資源不足問題上,有一定的潛力及可能性。相對地,服務提供者需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薛朗天 Jeanne Lim 葉兆輝2025年01月09日

最醜公主

... 食症(另一傳聞是受到校園欺凌所致),但未獲得官方證實。 愛子形象親民,曾自爆喜歡南韓男團EXO成員伯賢,202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忽然文化占飛2024年12月18日

細數韓流黑暗面

... 折射出南韓存在多年的校園欺凌仍未解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風月同天郭周復2024年11月02日

離地教育

... %受訪學童透露曾遭遇校園欺凌,超過四成「諗過報仇」,更有16%聲稱想過輕生。如果長輩只懂說「身在福中不知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天瑜2024年10月25日

校園欺凌趨惡化 小五小六最嚴重

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去年起與香港兒科學會、港大兒科及青少年科學系、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合作,共同進行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4年10月10日

調查:本港學童快樂指數微升 生命價值感跌至新低

... 3.65。 他續稱,校園欺凌明顯加劇,沒有受到欺凌指數跌2.75%。小五和小六更分別下跌5.21%和4.02% ...全文

即時新聞時事脈搏2024年10月09日

《民法典》26條解釋今起施行

... 出規定。 內地近年來校園欺凌等違法犯罪時有發生,這次釋法明確學生在校內遭受校外人士人身損害,實施侵權行為第三人 ...全文

今日信報兩岸消息2024年09月27日

承擔後果乃處理校園欺凌之本

有團體公布調查指34.9%高小學生曾遭校園欺凌,當中17%人曾想過自殺,22%想過自殘,更有41%想過要報復,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鍾誠祥2024年09月14日

幼聯冀10年清「凌」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幼聯)總幹事程德智指出,校園欺凌問題迫在眉睫,若不處理會帶來嚴重後果。為提升社會關注,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4年09月12日

三成半受訪小學生曾遭校園欺凌
團體促政府建立健全防範機制

校園欺凌問題不容忽視,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幼聯)昨公布今年7月進行的「2024高小學生校園欺凌調查」,結果 ...全文

今日信報獨眼香江獨眼2024年09月12日

校園欺凌與國家安全、國際關係

... 癡迷……」 在美國,校園欺凌的常見後果是受害者(下稱「受欺者」)自我孤立、憂鬱、輟學等,而極端後果若非自殺,便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許劍昭2024年08月15日

頁數:1 2 3 4 5 6 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