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ie用這6個字形容自己:兔畫家在沖繩。
她的畫作全圍繞兔,而自2009年起,她養過4隻兔子,全部都是領養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18日
Winky及阿B是救兔組織「兔廬」的負責人。
先說Winky,她在2015年創辦「兔廬」,「小時候,我已很喜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18日
今個農曆新年癸卯肖兔,每逢兔年,都會掀起一陣兔子熱,不單多人談兔、養兔,也有與兔相關的藝術創作在不同地方展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18日
蕭頌華(David)是一名心臟科專科醫生,也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榮譽臨床教授。
笑容親切的他擁抱科技,甚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3年01月11日
談行醫之路,你也許沒法想像,蕭頌華最早的志願是做廚師,而且不是很浪漫的藍帶西廚。原來他中學時代在茶餐廳做過「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譚淑美2023年01月11日
今年82歲,梁渭潮仍然會坐在案頭,埋首為客戶設計磅秤。
他是香港三興製磅廠的第二代,其父早於他4歲時創業。由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梁渭潮笑稱自己已退休,可是他每周仍會回寫字樓兩三次。「為客人度身訂造磅秤,我會做設計的部分。」雖然他說過,不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桿秤
桿枰流行了上千年,圖中桿秤只能秤1斤內的東西,以往多為酒樓廚師所用,現時只有少量海鮮檔仍在使用。成語秤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3年01月06日
Brandy本身是跳現代舞,來到香港後在八十年代慢慢轉跳肚皮舞,原來與年紀有關。「現代舞要穿高跟鞋跳,這很傷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31日
乍看「張白蘭」(Brandy Cheung)3個字,還以為她是香港人,原來不是,她是一個居港接近40年的美國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31日
Riitta曾經是伙炭藝術家,這幾年大量藝術家離開火炭,她也是撤離大軍其中一員。她是在今年夏天時撤走的。「我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23日
來自芬蘭的Riitta Kuisma是一個居港藝術家。
她自2015年開始與不同機構合作,畫遍香港。以公眾機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23日
Riitta的丈夫來自印度,因她的老爺近期身體不適,所以他們全家今年都會在印度孟買過聖誕節。她有一子一女,「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23日
Vanno Noupech(盧沛赫)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駐華代表,加入該署長達28年,現時被派駐北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9日
Justin另有兩個系列在進行中,其中一輯以「界」為主題的作品現正在油麻地Kubrick作個人展覽展出,展期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2日
許慕義(Justin)是一個建築師,也是一名攝影師。他曾經獨自遠行非洲近一年,完成了「非洲城市,中國製造」的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2月12日
Kirk從小就喜歡花,這與媽媽是愛花之人有關。
「未夠10歲時,我已經會幫媽媽插花。」Kirk邊回想邊說:「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28日
花藝師鄭蘶(Kirk)說,他愛花是受家人的影響。
由小時候開始,每逢情人節、母親節、母親生日,他的父親都會送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28日
雖然社會已經漸漸步入無紙化,但Jacqueline指自己仍然有寫記事簿的習慣。其中,有專為記錄子女行為的,而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22日
鍾婉琪(Jacqueline)的人生,可能令不少人羨慕。她出身中產,父親是前康文署官員。她自己亦學業、事業、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2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