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長期堅持服藥對慢性病治療至關重要。然而有的老年朋友對服藥認識有誤區,有的認為多吃藥好得快,有的認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李子芬教授2019年09月06日
足部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研究顯示:約6%糖尿病患者伴發足部病變,包括足部潰瘍、感染、壞疽等,嚴重者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魚星鋒博士、周柏珍教授、盧海珊助理教授2019年08月23日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大為改善,可是癌症仍是全球的頭號殺手,為病人及其家人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和悲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鄧佩妍博士2019年08月09日
在繁忙的工作中,你會感到精神緊張、浮躁、憂鬱或失眠嗎?負面情緒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又會造成更大的生理與心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錢惠堂教授2019年07月26日
成日腳痛,但你有無發覺,痛楚會幾時出現呢?通常行走了一段時間,小腿便感到痛楚,但休息一會兒後會紓緩,還可再走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蔣頌恩博士2019年07月12日
在香港,癌症是頭號殺手。癌症患者固然身心飽受壓力,作為患者的摯親,往往無可避免地成為照顧者,在情感、經濟、心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凌綽姿2019年06月28日
疏離長者包括獨居及兩老長者。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發表報告(2016),香港有116萬名65歲及以上的長者,較2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余秀鳳教授 林凱宜2019年06月14日
心絞痛是因為心臟肌肉缺乏足夠的血液供應,使心肌缺氧引致的症狀,患者會感到胸口翳悶或胸痛,痛楚有時會延至肩、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黃玉嬋博士2019年05月31日
在香港,人人都應有接受醫療服務的權利;而預防檢查、藥物和治療的改良,更令人們的生活質素有所改善,壽命也得以延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陳傲霜助理教授2019年05月17日
每10名港人便有一名是糖尿病患者,超過九成患者為二型糖尿病。除了藥物治療,多運動、健康飲食及體重管理能有效控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顏巧尔2019年05月03日
在腦科病房和急症室工作時,遇過不少患者發覺身體出現毛病後,總是等待睡一覺沒有好轉才再求診,最後發覺原來是中風徵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羅倚穗博士2019年04月19日
肺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由腫瘤引起的病徵及相關治療的副作用為患者帶來困擾和擔憂,較常出現的病徵包括咳嗽、疼痛、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鄧穎琪博士2019年03月22日
相信大家對「科技」不會覺得陌生,足不出戶也可運用「科技」處理生活大小事務。為應對人口老化,政府也大力推廣「樂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薛天恩2019年03月08日
最近社會上對公營醫院醫護人手不足的討論鬧得熱騰騰,但香港在人口老化的大趨勢中,長期護理服務的人手壓力也不容忽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薛天恩2019年02月22日
談到「發炎」,可能腦海中立即浮現出紅、腫、熱和痛的情景。這個用來減少損傷和感染的反應,是由免疫系統分泌出來的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鄭可瑜教授2019年02月08日
輕度認知障礙是長者由正常老化演變成認知障礙症中的一個過渡階段,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都比一般長者較容易患上認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李惠慈教授 陳心怡2019年01月25日
香港是一個步伐急促的城市,在職人士往往對退休生活充滿憧憬。可是,王伯的故事卻剛剛相反,他曾是一名安老院的保健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余秀鳳教授2019年01月11日
得知家人患癌,不但悲傷惶恐,更要面對隨之而來的種種挑戰!作為患者的家人,照顧患者確是責無旁貸,但當中所承受的壓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黃祖莉教授2018年12月28日
中年女性不免病痛多,罹患婦科癌症風險隨之增加!婦科癌症是指涉及女性生殖器官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卵巢癌、外陰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周嘉明 梁慧儀2018年11月30日
大量研究已證實,保持有規律的運動是心臟復康的關鍵。美國心臟協會的報告更指出,運動可以推遲心肌纖維化、改善心肌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車錫英201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