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康隆的水墨畫,總是給人宏大又細膩的感覺。他近年最愛繪畫各種花草,用非常幼細的線條描摹其結構肌理,密集地鋪墊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愛拉2018年11月28日
當初彭康隆決心投身藝術,家人也都很支持。生長於窮苦的鄉村地區,能讀書的孩子不多,當年他考進高中讀建築,村裏的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愛拉2018年11月28日
吉祥物(Mascot)此稱呼源自法文的Mascotte。Mascot此字的歷史甚短,來自十九世紀末,有「巫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27日
經常在網絡掀起話題的創作人林樹鑫認為:「任何仁雖然很醜樣,但應付了大眾的需求」。他指,「沒有人對公營機構的創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27日
「左手右手,直手擺喺心口;深度深度,5cm嘅深度……」一把不專業的歌聲,加上記者會上以全身包到冚的肚腩大叔真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27日
多年來推動規劃公義,伍美琴感謝這些年來丈夫的支持。她常將研究與社會參與項目結合,夜晚仍要探訪受重建影響的街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23日
「明日大嶼」填海計劃一出爐,架空了原本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諮詢,也讓各方人士都大為震驚,高昂造價是否值得,17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23日
鄭鴻基若穿上長褲,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青年。
不過,2000年台北一場交通意外,令本來喜歡踢足球的他,再也不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22日
這一代是數碼世代,在鍵盤上任何時候都能夠undo。打機玩Mario或者VR,亦隨便可以得到1 UP或Extra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22日
日本作為長跑大國,精英選手輩出,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來自埼玉縣東部久喜市的川內三兄弟,堪稱「最強民間跑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11月21日
早前川內鮮輝應一運動耳機品牌邀請首次訪港,出席宣傳活動、舉辦分享會,還跟一班本地跑手一起夜跑,感受深刻:「香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18年11月21日
2016年,時任特首梁振英參觀完法國知名的國立民用航空學院(Ecole Nationale de l'Avia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20日
張李佳蕙(Vivian)從香港國際機場剛建立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其中一員,過了20多年,從前線職員晉升至機場運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20日
薛興國如今在樹仁大學新聞系教書,他希望新一代新聞工作者提高語文水平,行內的人工也要有所提升。「1992年創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11月14日
古人有云:「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今卻是:「少不讀古龍,老不讀金庸!」古龍1985年作古,金庸昨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18年11月14日
李振盛是國際知名華人攝影師,以文革年間的攝影作品為人熟悉,當時只容許歌功頌德的報道,他卻因為矇矓的歷史使命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13日
新出的《紅色新聞兵》是從英文版翻譯,兩者沒有太大差別。但由於英文版出版時是從李振盛的口述翻譯,難免會有些詞不達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13日
浸大地理系教授歐文彬(Owen)來港居住已有28年,據講他來港的原因,是因為他在非洲大學教書時薪水非常低。
「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07日
居港已28年的歐文彬(Owen Richard Bernhart),是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今年64歲的他,是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18年11月07日
早年中國對於文物歷史未有太大重視,甚至韓國人表示願意贊助他們為故宮重新上漆翻新時,也欣然答應,未幾對方竟然把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18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