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2761 個結果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9

迷戀舊啟德 張艾嘉發現新「轉機」

香港、台灣娛樂界關係之密切,猶如每天升降的航班,分不清你我。王傑、邰正宵、周華健明明是台灣歌手,卻是香港出生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吳雄2025年02月10日

黃修平走進「無聲」國度

「窄路中經歷掙扎,尋找做自己的方法。」睽違4年,香港導演黃修平(Adam)繼《狂舞派3》後,再推新作《看我今天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5年02月07日

《風之谷》影響深遠

黃修平小時候愛看動漫,影響最深的作品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成名作《風之谷》。他回憶:「女主角的勇氣,對自然界的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5年02月07日

為求婚失敗者打圓場

賣藝者要懂得臨場應變,顧及天氣、人潮位置、現場反應,過往擔任現場表演樂手,每日猶如木人巷特訓,「試過有人求婚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2月05日

那年三十 馬料水彈到北歐 鋼琴家陳杳然街頭賣藝感悟人生

由細到大,陳杳然(Max)對自己要求嚴謹,白板上的時間表以每小時為單位,不填得密密麻麻也不甘心。但當疫情襲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2月05日

向車伕購入人力車

John及Judith的家放置了不少古董,其一為大門前的人力車。 「它原本放在天星碼頭,在六十年代供遊客搭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5年02月04日

居港蘇格蘭醫生 踏耳順年登34國最高峰

今年5月就踏進90歲,居港大半生的退休醫生John Mackay,迎來以下人生首次的媒體訪問。 其實,他是一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譚淑美2025年02月04日

梁振英陳茂波都是客人 書法家陳鑫發:「身體健康」最旺

每年農曆新春,街頭巷尾盡是各種賀年裝飾,有人追逐潮流時興,搶購熱門玩偶的揮春對聯;也有人堅持遵循傳統,年年尋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5年02月03日

得獎徒弟承衣缽

陳鑫發開班教書法多年,早年為了生計,亦是興趣,近年漸以傳承為宗旨。不似其他行業師傅徒弟難免爭生意,陳伯最高興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5年02月03日

織織復織織 現代織女蕭俞:繩結是文化載體

《易經.繫辭下》有「結繩記事」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尚未出現文字前,古人靠結繩來溝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5年01月28日

年廿八 斷捨離 兩女收納師:為活得更好

今日年廿八,傳統各家各戶大掃除好日。丟棄、清潔以外,也是整理過去一年點滴的機會。整理執拾近年多了一個專業名詞: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5年01月27日

提高大掃除效率

整理物品比清潔更花時間,因此Kaye建議:「最好先清理雜物,並把任務切割成各個小階段進行。」 例如客人上門會率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5年01月27日

外公行船英勇事跡啟發 導演祁凱達記錄戰後小島變幻時

某日午後,本地紀錄片導演祁凱達(Haider Kikabhoy)執拾外婆遺物,打開一袋袋塵封文件。一封來自1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24日

繁星導航

昔日本地漁民行船捕魚,會唱「行船歌」辨別方向。據紀錄片《岸上漁歌》引述,有漁民透過對比山勢,小島和排口(海底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24日

情牽25載 丈夫當領跑員 香港首位視障跑手征服六大馬拉松

一條領跑繩,連繫二十載愛情。 傅提芬(Inti)26歲失去視力,由年輕OL變雙失青年──失明、失業,後來透過長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5年01月22日

夢中色彩

傅提芬不但是香港首位完成全球六大馬拉松大滿貫的視障運動員,也於2012年成為全港首批導盲犬使用者,推廣香港的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5年01月22日

張寶華是伯樂

資深傳媒人張寶華(Sharon)離開新聞舞台後,這些年涉足不同範疇,2016年聯同小姪女拿起畫筆開畫展,繼而修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5年01月21日

阿聯酋公主駕到 木刻畫家馮孟忠獲皇室購入作品

「我叫馮孟忠,是個木刻畫藝術家。」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臥虎藏龍,眼前這位九十後藝術家,剛於去年底阿布扎比藝術博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王嵐2025年01月21日

「恭」說「恭」有理 便便醫生黃秀娟:腸是第二大腦

人稱「微生物獵人」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黃秀娟,笑容甜美,身穿螢光粉紅時髦外套,很難想像她長期與糞便「打交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林艷虹2025年01月20日

不想做一世叉燒炳

胡兆昌笑言,近幾年大家都只聚焦其收藏家身份,差點忘了設計師才是他的職業。倒也難怪,例如2021年他與香港知專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黃翠儀2025年01月17日

頁數:1...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9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