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201 個結果
頁數:1...3 4 5 6 7 8 9 10 11 ...61

紐約人

奮鬥多年,事業終上軌道,松山智一坦言仍有不少掙扎,尤其是紐約百物騰貴,「要找方法持續下去」。 他自言經常會感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02日

藝術家松山智一 靠身份矛盾突圍

沒有接受過美術的學院訓練,靠自學摸索繪畫風格,在競爭激烈、白人主導的紐約從零開始闖蕩,近年開始受市場注視,松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7月02日

牛油果核 變染料過程

  牛油果核收集回來後洗淨,浸泡一日讓其組織軟化。   先把清水燒熱,並加入明礬,讓染料的色彩更穩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29日

艱難中發展

Eric從2012年創立染樂工房到現在,經過多個艱難時期,一開始時更因沒有太多資源,只能在家裏製作和實驗,臭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29日

九十後收集剩食廚餘變染料 張駿霖全身搞環保染房10年

洋葱皮、咖喱汁、紫薯皮、牛油果核、中藥藥渣,這些平平無奇的剩食廚餘,其實可以有第二次生命。染樂工房創辦人張駿霖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29日

畫家余元佳千呎巨製只送不賣

登上高處去欣賞香港不同角度的美,是疫情中港人最愛的消閒活動。然而三十多年前,這活動仍未普及,本地畫家余元佳已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20日

義工定期為塔門牛送水清除垃圾

塔門曾經綠草如茵,但隨着這些年來大量遊人湧進小島露營,導致草地沙漠化嚴重,垃圾處處,原本在草地覓食的牛隻改為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14日

藝術家許開嬌為日用品增藝術價值

上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有多個新創作的大型裝置作品,其中一個很有本地風味,吸引不少遊人打卡。這個作品遠看如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13日

不問回報

這些年來Ellen一直繼續做正職,同時堅持創作,近年更兼任不少藝術相關的公職,她坦言只是因為「我覺得可以做多些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08日

香港錄像藝術先驅鮑藹倫 西九送祝福幫港人渡過艱難

過去數年,香港經歷巨大轉變,疫情讓一切停頓多時,上月巴塞爾藝術展幸運地可如期開幕,雖然規模不如以往,仍有不少能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08日

「亞洲股神」東尼女兒何珮芝 講人口販賣問題

人口販賣問題,在港一直沒多少人關心。默默無言的外籍勞工、目光戒懼的外國性工作者,乃至在雛妓集團工作的本地少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01日

百分百義務

作為本地少有專門處理人口販賣的律師,Patricia一直都感到吃力,尤其她不只要做法律諮詢,更要兼做心理輔導。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6月01日

設計隨主題變動

建築能塑造舒適空間,除了建築師的功勞,也有室內設計師的努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席設計師(署任)鄭寶珊及高級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27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築師嚴迅奇:相信這建築經得起時間考驗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在即,上闊下窄、米黃色的奇特建築,已在維港岸邊屹立多時,究竟建築是美是醜,像鼎還是印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27日

伊雲麥葵格 凱頓基斯登遜 相隔20年補《星戰》故事空白

《星球大戰》是電影史上的經典,塑造了一個宏偉而有無限可能的宇宙,風靡全球,隨後不少電影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延續故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影視焦點張綺霞2022年05月23日

外表如糞便 動態如外星生物 機械人專家張立新發明國際爆紅

早前一段香港的發明影片(可在https://youtu.be/Hrq38f8uqzs觀看)在國際社交媒體熱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16日

世上最小紀錄

張立從小愛昆蟲,幻想可以做出相似的機械人,懂得跳躍和飛翔,到瑞士進修後,他卻轉向研究納米技術,跟當時的導師一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16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王伊悠對如期開展信心十足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在7月開幕,雖然未公布有多少重量級展品來港,但已經做好各種策展計劃和籌備工作,帶領該館團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10日

再拍片證靈界存在 玄學家李居明:信不信,無所謂

將靈異題材與電影結合,對玄學家李居明並非新鮮事。雖然已踏入退休年齡,仍不斷創作,相信人們對靈體的世界有太多誤會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07日

坪洲居民劉月娥牛皮廠保育故事

今天是旅客熱點的坪洲曾是工業重鎮,甚至吸引人們從市區搭船入去工作,然而隨着本地工業式微,廠房逐一停產廢置。 1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2年05月02日

頁數:1...3 4 5 6 7 8 9 10 11 ...61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