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Laurie對鱟充滿熱情,除了因為是化石迷,也想下一代繼續看到這古老生物。「香港對我很好,年輕時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26日
石漢瑞(Henry Steiner)有「香港設計之父」之稱,在港63年來,他引領着城市設計發展,為多個重要企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21日
在設計中,石漢瑞愛玩文字遊戲,也經常用中文創作,但原來他來港多年一直沒學懂中文,「我對此感到非常尷尬。」
這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21日
三宅唱是近年冒起的日本導演,擔任獨立導演出身的他打滾多年,2018年開始作品屢次入選德國柏林影展,更獲日本《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17日
海洋生物藤壺在成長過程中會形成堅硬外殼,緊緊黏附在寄居物上,就算死後外殼仍保留着,一代代的藤壺不斷堆疊。從藤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11日
今天許多變成經典的名字,羅卡都認識。他還記得1966年左右,自己和西西、陸離、石琪等人經常走進邵氏片場見製作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07日
人稱「卡叔」的羅卡是本地資深電影工作者,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參與電影文化工作,從記者、編輯、評論人開始,籌辦過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07日
「突破」的青少年工作在1973年開展,從《突破》雜誌開始,再成立輔導中心,填補本地服務缺漏,不知不覺50年。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04日
「如果喜歡巴西戰舞,就去巴西學;如果喜歡瑜伽,就去印度學;我喜歡詠春,就來了香港。」生於法國的Marc Guy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01日
Marc Guyon和許多法國人一樣,偶爾停留此地,卻從此扎根,愛上這城市。他們的生活經驗和體會都被記錄,創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6月01日
土沉香,又名白木香或牙香樹,屬於沉香屬,曾是本地常見樹種,早年人們廣植來製造香,透過港口外銷,「香港」因而得名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24日
沉香樹除了人為砍伐,也有自然天敵,例如愛吃其葉子的黃野螟幼蟲,那是飛蛾的一種。如果損失太多葉子,沉香樹就會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24日
有華裔血統的美籍大提琴家馮勇智(Zlatomir Fung)才剛滿25歲,已經被視為古典音樂界新星,從13歲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20日
近年伊朗女權意識抬頭,22歲的阿米尼(Mahsa Amini)在2022年因頭巾佩戴不當被拘捕,羈留中離奇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18日
伊朗裔女演員莎阿米(Zar Amir Ebrahimi)笑言,在伊朗,每個女人都是好演員,她們在公眾場合謹守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18日
香港礦石資源豐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馬鞍山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商業鐵礦場,所產磁鐵礦遠銷日本,整個山頭曾有多達30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08日
鞍山探索館是從前的教堂、小學及幼稚園等建築所在,2015年整修為保育空間,參與創辦探索館的館長陳子恒希望讓更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08日
1969年,馬來西亞舉行大選,在野黨首次於國會選舉得票過半,隨後兩派支持者上街遊行,在5月13日爆發暴動,大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訪談錄張綺霞2024年05月06日
陳鎮中的診症室內有很多小擺設,都為了與老人家打開話題而設,窗邊有一副麻將和飲茶迷你模型。「我不懂打牌,也很少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4年05月01日
人老了身體各部分開始退化,大眾多以為老年多病痛、生活質素下降屬必然,內科專科醫生陳鎮中(Ray)很反對這說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仁心仁話張綺霞2024年05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