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126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5 6 7

阿士匹靈:冇病,食定唔食?

「阿士匹靈」(Aspirin, Acetylsalicylic Acid)這個名字大家都會聽過。這西藥在189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顏寶倫醫生2018年10月25日

經濟逆轉 提防焦慮抑鬱

所謂「花無百日好」、「月有陰晴圓缺」,這興衰循環的「歷史觀」雖然粗疏,但不無道理。歷史的教訓堪足參考,對處理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8年10月23日

香港的開心指數vs抑鬱指數

有人問:「你開不開心呀?」或較專業地說:「你有沒有抑鬱的情緒?」相信很多人都會「丈八金剛」摸不着頭腦,茫然若失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8年10月09日

認知治療與阿Q精神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情緒健康及情緒病,本地及外國的調查都顯示每5到10人中,就可能有一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病困擾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劉慧儀醫生2018年09月27日

別讓好媽媽獨自流淚

回憶自己和太太初為父母,親歷小寶寶呱呱落地,把小生命帶到這世界,用心呵護照顧,過程實在百般滋味在心頭,當中的甜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婦人之言聶偉醫生2018年07月25日

走出躁鬱陰霾 求醫服藥至關鍵

相信大家對抑鬱症、焦慮症並不陌生,但對躁鬱症(躁狂抑鬱症,亦稱雙極性情緒病)的認識則相對地少。去年廣受好評的香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張潔瑩醫生2018年07月04日

學識減壓 免酗酒之憂

香港人工作繁忙,人均居住面積小,加上到處人山人海,生活壓力絕對不輕!為釋放壓力,不少人都會借助酒精放鬆心情,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張偉謙醫生2018年06月20日

物窮生變

有一句說話,出自《孫子兵法》〈九地〉篇:「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所謂「九地」,是指九種處境。什麼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康和健顧小培2018年05月17日

良好醫患關係 助提升治療依從性

近年,社會對抑鬱症的認知有所增加,很多病人都願意接受治療,不過治療是否成功,在我們精神科專科醫生看來,不僅在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麥棨諾醫生2018年04月20日

生命有什麼意義?

張老師午膳時收到陳同學的訊息,說另一個同學小靜在社交平台上寫了一段很長的留言,還附加一張手腕流血的相片。張老師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兒童精神科譚鳳翎醫生2018年04月10日

它令我失業了

最近收到一個抑鬱症的轉介,她是一名從事保險工作的中年女性,家中有丈夫和兩個孩子。 「醫生,我失業了,覺得很沮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百科齊放鄧萬豪醫生2018年04月07日

「觸」得到的好心情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推算,抑鬱症將會在3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致病及殘疾主因,而長期病患者更是患上抑鬱症的高危一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循證護理鄭可瑜2017年11月24日

青少年抑鬱 誤當反叛期

詩雅(化名)就讀中二,學校社工發現她經常哭泣和有鎅手的行為,於是在同學同意之下聯絡了家長。一直以來,詩雅讀書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健康專題趙珮瑜醫生2017年10月25日

《一念無明》現實版的警號

新派香港寫實電影《一念無明》今年初公映,旋即引來不少人對本地精神病服務的熱烈討論,筆者曾在本專欄發表了相關文章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7年10月24日

世界精神健康日有感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訂立的目的是促進全人類的精神健康。剛巧10月10日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7年10月10日

用一分鐘挽救一個生命

最近一位年輕人的自殺案在社會引起很大的迴響。遺憾是社會的焦點放在這是否報應、大家反應是否涼薄之上。從家庭醫生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家庭醫學鍾思博醫生2017年09月21日

情緒壓力與認知健康

我們日常生活面對很多壓力,壓力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如心跳加速、血壓高等,嚴重更會引致抑鬱和焦慮。 其實壓力本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認知無障礙黃沛霖博士2017年08月23日

香港精神病何其多(下)

上期(7月18日)論及香港患上嚴重精神病(Severe Mental Disorder,簡稱SMD)的人數比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7年08月01日

香港精神病何其多(上)

政府早前委託兩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普查(下稱「普查」),歷時4年,報告於2014年3月完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身心掃描陳仲謀醫生2017年07月18日

大腦通電可以治療抑鬱?

香港是個大都會城市,每個人面對的壓力愈來愈大。有人靠娛樂、運動來減壓;有人甚至用酒精和藥物換取一刻快感,以為可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腦生常談熊偉民醫生2017年05月25日

頁數:1 2 3 4 5 6 7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