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明」、「四大美人」、「四大名捕」,中國人喜歡以「四大」來為人和事物類比排列。日本人則喜歡「三」,所以有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1月24日
本來,特朗普總統首次訪華,在故宮與習主席共進御膳的消息是各大新聞網站關注的熱點。但是在上海突發的一件社會新聞卻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1月17日
為了尋訪杭州城留下的南宋遺蹟,這天下午我從南宋御街往南走,目的地是臨安城太廟遺址。 現在的南宋御街,保留着晚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1月10日
最近網絡上不斷刷屏的話題,是「如何避免成為油膩中年男人」。什麼是油膩中年呢?大致的標準如下:大肚子;穿着半僧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1月03日
雖然說香港人長住上海有十萬之眾,放在三千多萬人口的魔都只能是個千分之幾的比例。所以在上海街頭能聽到有人說香港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0月27日
因為審查嚴格和題材限制,一直對國產電影不太關注。不是認識的幾個朋友不約而同地說《綉春刀》的好,我大概就忽略不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0月20日
看見國慶頭兩天大塞車新聞,頓感把景德鎮陶瓷之旅放在10月4日出發實在明智。果然,一路上非常順利,7小時後我們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0月13日
今年的中秋節是10月4日,連國慶7天假期加起來足足有8天。好多朋友早早就規劃出外旅行或回香港;不過出境遊機票價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10月06日
最近的上海房地產市場很安靜,新開售的樓盤不多,位置都在遠離城中心的寶山、嘉定、金山等地,平均價格在2萬至4萬多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9月29日
一個多月時間,在上海的香港人有兩位離開了我們。 一位是餐廳總經理,五十出頭。急病突發,來不及送醫院就去世,留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9月22日
上星期文章登出後,有人留言說觀點太偏執;農村或小城鎮出來的好男兒不少,他們或事業有成,或營營役役;或寬容有擔當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9月15日
一位義務在婦聯做調解員的朋友,某天接待了一個個案。 女事主是上海人,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生; 雖然神情憔悴,臉上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9月08日
上周五是恩師高蒙河教授的六十大壽。看着高老師童顏依舊,精神矍鑠,但是髮鬢逐漸花白如雪,才記起我入門已經八年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9月01日
近年很少坐臥鋪火車了,一個晚上輾轉反側,睡一會醒一會,迷迷糊糊地到天亮。想起學生時代從烏魯木齊坐火車經西安到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8月25日
8月15日是日本戰敗72周年紀念日。 說起中日之戰,彷彿是我們民族恥辱的歷史。1894年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在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8月18日
長期住上海的香港人,對什麼都可以習慣,唯獨是兒時街頭巷尾的市井味道,心心念念。多少人回香港最迫不及待的一件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8月11日
這是兩個香港人在上海創業的故事。 「一籠蝦餃」的就餐面積很小,只能坐二十多人而已。這裏原來也是粵式點心餐廳,老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8月04日
先說個真人真事:初中時我就讀一所慈幼會的中學,一直到中二的下學期,我才驚覺原來讀書的這所是男校,一個女同學都沒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7月28日
微信上加的群愈來愈多,幾百個群,幾千條消息,看都來不及看。為了避免「當」手機,我會定期刪掉。這天早上發現一個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7月21日
看了一篇關於墮胎的文章,作者是在德國的中國女生。她與老公都是留學生,經濟條件一般,學業壓力大,非常忙碌,卻是一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視線所及松花芥子2017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