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 80 個結果
頁數:1 2 3 4

多維度預防學童自殺

生命以自殺方式結束,令人感到痛心。逝者不再留戀人世,或多或少涉及生前遭遇一些不愉快,甚或難以解決問題的經歷;其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9月08日

銀髮經濟關鍵:增加長者收入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面對的挑戰,香港情況尤其突出。不足二十年後,每三名港人便有一名屬長者;轉變既是挑戰、亦是機遇,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9月03日

施政報告如何提升基層幸福感?

特首將於9月發表《施政報告》,2023年的報告題為「拼經濟謀發展」、去年則是「齊改革同發展」,表述雖各有側重點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8月23日

香港需要全面人才政策

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近日評論本港人口政策,引述政府數據,指出由2022年開始截至2025年6月底,各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8月19日

超前部署照顧者資料庫

有人說︰工作不是最辛苦,最辛苦是當照顧者!此話當真,莫論工作時間多長、任務多重,總有休息的時候;但作為照顧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7月18日

告別劏房 再現籠屋

過去數年香港樓價回落,租金水平卻未有同步下調,消費物價仍然高企,基層生活依舊困苦。因應中央政府對改善本港市民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7月12日

勿因財赤削交通傷亡援助支援

政府早前公布檢討「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結果,並提出多項建議。援助計劃不設經濟或資產審查,亦毋須考慮交通意外是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7月05日

改革公屋入息規定 杜絕寧躺平歪風

公屋入息限額問題會否鼓勵申請人「躺平」的問題,再次引起社會熱議。上述現象早引起社會談論多時,有意見認為公屋價值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6月25日

正視暑熱下勞工福祉

踏入炎夏,本港氣溫不斷上升,加上高濕度減少汗水蒸發,使身體散熱效率下降,導致體感溫度增加;須長時間戶外工作的工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6月19日

無家者無助 應設康復房屋宿舍

近日有團體向政府申請在西九龍區內興建無家者宿舍,引起區內不少反對聲音,憂慮損害區內治安及安全,令當區罪案率上升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6月02日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須做闊做深

衞生署宣布5月底推行「社區牙科支援計劃」(下稱新計劃),為有經濟困難的弱勢社群提供資助牙科服務,但只包括口腔檢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5月26日

輸入外勞影響浮現 須盡快檢討政策

過去數年,因應本地勞動力不足,政府全方位搶人,上至專才、高才,下至基層勞動密集工種,當中最受正面打擊的,正是非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5月19日

港人如何安心北上養老?

本港人口踏入老齡化,根據政府人口推算,長者人口佔比將由2021年兩成(20.5%)升至2046年的三成半(36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5月07日

醫療收費改革須張弛有度(下)

政府一直強調︰確保市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面對增加收費,自然要優化公共醫療收費減免機制,確 ...全文

2025年04月15日

醫療收費改革須張弛有度(上)

政府檢討多時的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上月終於出爐。在財赤千億、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社會背景下,主責的醫務衞生局毅然提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4月10日

香港社福落後 節流基層堪憂

今年《財政預算案》估算2025/26年度社會福利方面的政府開支為1391億元,較2024/25年度的修訂預算增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4月01日

應對人口老化 為「慢病共治」破局

本港人口老化,加上醫療技術提升,人均壽命不斷延長,醫療開支不斷上升。目前公共醫療開支絕大部分用於治療疾病,階段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3月21日

主動謀劃經濟 應對未見盡頭財赤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終為未來數年公共財政狀況揭盅。仔細審視財政預測,原來早前提及預計「三數年」內解決的財赤,當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3月14日

人民公僕應與政府共渡時艱

財政司司長早前預計本年度財政近一千億元,但絕非小數目;社會各方亦指出部分財赤原因屬結構性,包括收入側重於個別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2月08日

提速引入新藥壓低藥價

5. 如何處理藥費昂貴問題?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治療藥物推陳出新,過去的惡疾,現時已有新研發的藥物可控制病情, ...全文

今日信報時事評論何喜華2025年01月23日

頁數:1 2 3 4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