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秦蠶食列國,兵臨易水,逼近燕境。燕太子丹曾經受辱於秦,屢思報復,惟國小力弱,於是決意找人行刺秦王。仟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11月21日
監製一句「任性決定」,帶着「豁出去」的勇氣,重視文本,細讀細演,向冥壽百歲的編劇大家唐滌生先生致敬。(場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11月08日
好久沒看到那麼激動的場面了。
崇禎皇帝怒吼:「該死!要死!開刀!」袁崇煥罪名不是「莫須有」,是「叛逆」。
明朝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10月25日
黑盒,即小劇場,公演一個多小時的粵劇《霸王別姬》。座位約100,觀眾與舞台與演員的距離貼近,演員眼轉眉動,以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10月10日
粵劇《紅樓夢》演得多,都從黛玉進府演到寶玉哭靈,這次「雙蓮華粵劇社」主辦的也不例外,我主要不在看「演什麼」,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9月26日
「就差那一點點!」藝術總監謝幕時說:「演媽的,要認真啲。演爸的,要火啲。演嫂的,要慘啲。演表妹的,要撥多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9月12日
香港八和會館每年演《香花山大賀壽》,向行業神華光先師賀誕,今年「中國戲曲節2017」也演《香花山》慶回歸,論場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8月29日
到底是親子專場,還是新秀演出系列?更像學童興趣班滙演吧!
油麻地戲院一個半小時免費節目,名為「粵劇新秀演出系列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8月15日
燈戲《拿虎》帶有川劇「悲劇喜演」美學特色。劇本結構淳樸,開門見山,直入主題,一線到底,乃往昔農村演小戲,挑燈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8月01日
我們沒見過關公,沒見過觀音,但一說起關公、觀音,心底即浮現他們的形象。通過典籍畫像,他們在民間留下的普遍印象,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7月18日
劇場照明燈逐漸暗下來,2個躬着背的老婦人,攜着一籃身外物,從觀眾席走上舞台,徐徐打開巨大的佛壇門,帶我們一起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7月04日
小劇場氣氛好,舞台貼近觀眾席,武松獨個兒坐着,凝重緩緩地捧起大碗酒來喝。台邊左側幾個黑衣人樂師,正在鳴鼓。戲未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6月20日
武戲,講究程式技巧,不少青年演員具有這方面本領。有些為打而打,一幕戲竟然連續開打二三十分鐘,看得人真有點膩,耐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6月06日
看過徐克導演電影《刀馬旦》,觀眾大概會對戲曲刀馬旦造型有個印象。簡單來說,刀馬旦屬「武旦」行當,身扎靠(鎧甲戰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5月23日
猶記得在中學中文課本讀過〈虬髯客傳〉,乃因文章描畫虬髯客、李靖、紅拂女的個性突出而深刻之故,亦因此對金靈宵劇團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5月09日
「粵劇場」黃寶萱跟黎耀威再度合作,《清風亭》改編自其他劇種同名老戲。一齣冷門戲,面對票房風險,考驗了他們的氣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4月25日
出身武將世家,精通翰墨,箭術高明,她是宋朝著名抗金名將韓世忠夫人梁紅玉。她「好打得」,韓氏夫婦兵團重創南侵的金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4月11日
滿臉塗上彩圖,俗稱大花面(花臉),屬戲曲角色分類的「淨」行當。「淨臉」偏偏化妝得一點也「不白不淨」,是取其反意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3月21日
粵劇《甘露寺.三氣周瑜》情節來自《三國演義》,並非史實,但戲曲的想像力更豐富更精采。《甘露寺》演西蜀劉備到東吳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3月07日
古代以麵食叫做「餅」,火燒的為燒餅,籠蒸的為蒸餅,水煮的湯餅就是麵條。宋朝陸游筆記名言:「巧婦安能作無麵湯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17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