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家庭悲劇故事——有人被害死去,雖然捉到犯人並判死,但分明是遭到冤枉的,其家人唯有乞討一塊大席(蓆),用來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7月22日
當代戲曲發展的新型態,每每以經典老戲為本,「利用」已成熟的作品思想內涵和傳奇情節架構,添上時尚新元素,冀能創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7月08日
李世民、柴紹、平陽公主是新編袍甲戲《李唐風雲》骨幹人物,劇情以史事材料為背景,但不是歷史劇。這唐代建國傳奇故事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6月24日
春秋時代,楚莊王得勝回國,設宴論功行賞,還特別命兩名寵妾向妃和許姬敬酒助興。
夜宴中疾風忽然吹過,席上蠟燭盡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6月10日
明朝周朝俊原著戲曲傳奇《紅梅記》,早已成為各地劇種題材。原著鋪設裴禹、盧昭容悲歡離合,以及裴禹、李慧娘生死愛情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5月27日
同一天,下午日場看川劇折子戲《景陽岡.打餅》,晚上看粵劇折子《金蓮戲叔.搓餅、戲叔》。兩劇種都保留古老演繹法,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5月13日
不用錦衣華服,不必堂皇布景,十足的是誠意。誠意製作冷門粵劇《繼母》。
庶母人倫人情糾葛,現實世界還經常發生,內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4月29日
前些日子宣傳甚熱的《新胡不歸》,到底「新」在哪裏?
《胡不歸》本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薛覺先戲寶,六十年代陳寶珠、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4月15日
二十一世紀粵劇會是怎麼樣?近年不少有心人,業內的、界外的都在思索,在尋找。
今年香港藝術節委約製作《毛俊輝.粵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4月01日
本來是「曲」,要把唱曲「演」出來,又要演得美,不離戲曲元素,難度非常高。最近看《水滸傳》老故事的粵劇《武松殺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3月18日
「你演我看,你看他就演」,裴艷玲這般道來,「戲曲就是一個如此的循環」。
裴艷玲,戲曲界響噹噹的名字,河北梆子戲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3月04日
《花田錯》原是著名京劇,唐滌生先生曾經改編成粵劇《花田八喜》。喜從錯來,是一齣由誤會開始,巧合「錯」配,性別「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2月18日
鑾輿堂,廣東大戲打武演員會,是「香港八和會館」的屬會。百年歷史的粵劇行會組織,早期由八個堂口合成,從業員散班後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2月04日
藝術總監羅家英說,《三司會審狀元妻.公堂》沒有在香港正式公演過,這回把僅存片段交予八和新秀接棒。
公堂上坐着的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1月21日
回顧去年,有好幾齣廣東戲新出品,當中都穿插戲中戲橋段,成效優拙不一。相對之下,藝青雲粵劇團《藝海浮生》處理戲中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3年01月07日
宣傳聲勢浩大,提高粵劇矚目度,班主彭美施辦到了。
知沁製作發展有限公司出品、名為「《武俠》粵劇專場」,以動感為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2月24日
《霍小玉傳》、《柳氏傳》(章台柳)、《無雙傳》唐人愛情小說,都帶着成人之美的仗義行俠主題。故事裏黃衫客、許俊、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2月10日
《追魚傳奇》由粵劇營運創新會主辦,鴻運粵劇團製作,所唱曲目並非坊間流行香港版,內容細節大同小異,題旨則一樣。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1月26日
自古以來,人們相信皇帝是天之子,帝位來自天命,天子被稱譽為奉天承運的皇帝。運,不是命運,不是幸運,是指應天順時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1月12日
今年10月,粵劇演員南鳳久休後再現身沙田大會堂演戲,引來滿堂支持客。對於這台戲,事前真的有點擔心,當看到她在鑼 ...全文
今日信報副刊文化藝文評論張敏慧2022年10月29日